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微网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微网并网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背靠背变流器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第16-28页 |
2.1 背靠背变流器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2 VSC的四象限原理 | 第17-18页 |
2.3 VSC的换流分析 | 第18-21页 |
2.4 背靠背变流器在三种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1-26页 |
2.4.1 三相静止对称(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4.2 两相垂直静止(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4.3 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2.5 背靠背变流器的基本控制方式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柔性并网接口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 | 第28-50页 |
3.1 柔性并网接口的拓扑结构 | 第28-29页 |
3.2 柔性并网接口控制策略 | 第29-38页 |
3.2.1 配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 | 第29-35页 |
3.2.1.1 内环电流控制器 | 第29-32页 |
3.2.1.2 外环直流电压控制器 | 第32-35页 |
3.2.2 微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 | 第35-38页 |
3.3 系统元件参数设计 | 第38-40页 |
3.3.1 LC滤波器参数设计 | 第38-39页 |
3.3.2 直流电容器参数设计 | 第39-40页 |
3.4 柔性并网接口仿真分析 | 第40-46页 |
3.4.1 微网DG无输出 | 第41-43页 |
3.4.2 微网DG输出功率为5kW | 第43-45页 |
3.4.3 微网DG输出功率在5kW附近波动 | 第45-46页 |
3.5 RT-LAB实时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3.5.1 RT-LAB实时仿真概述 | 第46-47页 |
3.5.2 RT-LAB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微网实验平台调试及结果分析 | 第50-56页 |
4.1 微网实验系统介绍 | 第50-52页 |
4.2 上位机监测系统 | 第52页 |
4.3 实验调试波形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在校学习期间获奖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