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污水资源化工艺改进模拟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蓝色经济下的水技术变革“迫在眉睫”第8页
        1.1.2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存在认识误区第8-9页
        1.1.3 打造新型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势在必行”第9页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1.2.1 资源化污水处理技术第9-14页
        1.2.2 数学模拟技术第14-16页
    1.3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6页
        1.3.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第16页
        1.3.2 课题研究内容第16页
    1.4 论文梗概第16-18页
第2章 主流工艺方案模拟研究第18-34页
    2.1 概述第18页
    2.2 工艺模型设计第18-24页
        2.2.1 活性污泥模型第18-19页
        2.2.2 软件平台第19-20页
        2.2.3 工艺设计水质第20-21页
        2.2.4 工艺建模及设计参数第21-24页
    2.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24-32页
        2.3.1 出水模拟结果第24-27页
        2.3.2 反硝化除磷菌(DPB)除磷贡献率第27-28页
        2.3.3 降低出水SS水质效果模拟第28-29页
        2.3.4 UCT工艺优化效果模拟第29-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41页
    3.1 实验概述第34页
    3.2 底物基质第34-36页
        3.2.1 接种污泥第34-35页
        3.2.2 底物污泥第35-36页
        3.2.3 厨余垃圾第36页
    3.3 主要实验试剂第36页
    3.4 主要实验仪器第36页
    3.5 实验方法及测量项目第36-41页
        3.5.1 底物各基质含量测定第36-38页
        3.5.2 气体产量及组分第38-40页
        3.5.3 VFAs测定第40页
        3.5.4 其它指标检测第40-41页
第4章 共消化底物基质最佳投配比探究实验第41-51页
    4.1 实验概述第41页
    4.2 实验方案第41-43页
        4.2.1 底物投配比范围的确定第41-42页
        4.2.2 接种比的确定第42页
        4.2.3 其他实验条件确定第42-43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4.3.1 不同底物基质投配比对甲烷产量、产率影响第43-45页
        4.3.2 甲烷产量协同效应分析第45-47页
        4.3.3 厨余垃圾在混合底物占比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第47-48页
        4.3.4 水解速率常数分析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半连续式培养方案探究实验第51-60页
    5.1 实验概述第51页
    5.2 实验方案第51-53页
        5.2.1 底物投配比的选择与制备第51-52页
        5.2.2 停留时间的确定第52-53页
        5.2.3 测量计划第53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3-58页
        5.3.1 日平均产气量变化规律分析第53-55页
        5.3.2 甲烷含量分析第55-56页
        5.3.3 系统ph值变化规律分析第56-57页
        5.3.4 其他常规指标分析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厌氧共消化模拟研究第60-74页
    6.1 概述第60页
    6.2 初步模拟第60-64页
        6.2.1 工艺建模及设计参数第60-61页
        6.2.2 模型底物特征化方法第61-63页
        6.2.3 初步模拟结果第63-64页
    6.3 模型校正第64-70页
        6.3.1 终极产甲烷潜力与水解速率常数估计第64-67页
        6.3.2 可生物降解组分含量?_d估计第67页
        6.3.3 惰性COD含量估计第67-68页
        6.3.4 颗粒状大分子可生物降解COD含量估计第68页
        6.3.5 溶解性小分子可生物降解COD含量估计第68-69页
        6.3.6 无机氮含量估计第69-70页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70-73页
        6.4.1 模型校正效果第70-72页
        6.4.2 模型尚存问题第72-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74-76页
    7.1 结论第74-75页
    7.2 建议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污泥流变特性的管道运输摩阻的研究
下一篇:腐殖酸抑制及解抑制厌氧消化机理深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