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公共社会保障支出及网络效应的理论概述 | 第18-28页 |
2.1 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理论 | 第18-22页 |
2.1.1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2 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的构成 | 第20页 |
2.1.3 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 | 第20-22页 |
2.2 网络效应理论 | 第22-25页 |
2.2.1 网络效应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2.2 网络效应的特征 | 第23-24页 |
2.2.3 网络效应的类型 | 第24-25页 |
2.3 公共社会保障支出与网络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2.3.1 效率—公平理论 | 第25-26页 |
2.3.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现状 | 第28-34页 |
3.1 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变化 | 第28-29页 |
3.2 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变化 | 第29-31页 |
3.2.1 社会保险支出 | 第29-30页 |
3.2.2 社会救济支出 | 第30-31页 |
3.2.3 社会福利支出 | 第31页 |
3.2.4 社会优抚安置支出 | 第31页 |
3.3 河北省城乡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现状 | 第31-33页 |
3.3.1 城镇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 第31-32页 |
3.3.2 农村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网络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4-45页 |
4.1 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的计量分析 | 第34-37页 |
4.1.1 数据来源及变量设计 | 第34页 |
4.1.2 计量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 第34-36页 |
4.1.3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4.2 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4.2.1 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 第37-38页 |
4.2.2 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38-39页 |
4.2.3 城乡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差异大 | 第39-41页 |
4.3 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4.3.1 财政体制因素 | 第41-42页 |
4.3.2 行政体制因素 | 第42-43页 |
4.3.3 管理机制因素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提高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45-52页 |
5.1 加大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 第45-46页 |
5.1.1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 第45页 |
5.1.2 增加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投入力度 | 第45-46页 |
5.2 优化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 第46-48页 |
5.2.1 合理调整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 第46-47页 |
5.2.2 统筹公共社会保障支出城乡结构 | 第47-48页 |
5.2.3 建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 | 第48页 |
5.3 建立健全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管理体系 | 第48-51页 |
5.3.1 建立公共社会保障支出预算机制 | 第48-49页 |
5.3.2 完善公共社会保障支出监督体系 | 第49-51页 |
5.3.3 建立河北省公共社会保障支出风险预警机制 | 第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