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货币制度和纸币制度下中国货币中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理论脉络回顾及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理论脉络回顾 | 第12-14页 |
2.1.1 货币中性理论脉络 | 第12页 |
2.1.2 货币非中性理论脉络 | 第12-13页 |
2.1.3 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共生理论脉络 | 第13-1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2.1 货币长期中性 | 第14-15页 |
2.2.2 货币长期非中性 | 第15-16页 |
2.2.3 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 | 第16页 |
2.2.4 评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中国货币制度史及货币政策回顾 | 第17-21页 |
3.1 中国货币制度史回顾 | 第17-18页 |
3.2 中国货币政策回顾 | 第18-21页 |
第四章 金属货币制度下中国货币中性检验 | 第21-26页 |
4.1 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23页 |
4.3 平稳性检验 | 第23-24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五章 纸币制度下中国货币中性检验 | 第26-42页 |
5.1 建模思路、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26-29页 |
5.1.1 建模思路 | 第26页 |
5.1.2 变量选取 | 第26-27页 |
5.1.3 数据处理 | 第27-29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29-42页 |
5.2.1 单位根检验 | 第30页 |
5.2.2 VAR 模型 | 第30-31页 |
5.2.3 VAR 模型结果的解释 | 第31-38页 |
5.2.4 协整检验 | 第38-39页 |
5.2.5 VEC 模型 | 第39-41页 |
5.2.6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2-44页 |
6.1 实证结论 | 第4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