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IP核的布图规划与Power Pad的协同优化
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of Thesis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布图规划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供电引脚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2 SoC 电压降及布图规划概述 | 第16-29页 |
2.1 SoC 概述 | 第16页 |
2.2 电压降介绍 | 第16-18页 |
2.3 布图规划概述 | 第18-20页 |
2.3.1 可切分结构 | 第19页 |
2.3.2 不可切分结构 | 第19-20页 |
2.4 布图规划表示法 | 第20-22页 |
2.4.1 正则波兰表达式 | 第20-21页 |
2.4.2 B~*-tree 表示法 | 第21-22页 |
2.5 电源供电网络模型 | 第22-23页 |
2.6 电源限制 | 第23-26页 |
2.6.1 电压降限制 | 第23-25页 |
2.6.2 电迁移 | 第25-26页 |
2.6.3 最小线宽限制 | 第26页 |
2.6.4 基尔霍夫定律 | 第26页 |
2.7 MCNC 基准电路 | 第26-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基于模块电流密度的布图规划优化 | 第29-46页 |
3.1 问题定义 | 第29-30页 |
3.2 算法思想及模型 | 第30-31页 |
3.3 MSKB-tree 及布图表示 | 第31-34页 |
3.4 模拟退火算法 | 第34-36页 |
3.5 固定边框的布图 | 第36-37页 |
3.6 解的扰动及惩罚策略 | 第37-41页 |
3.6.1 解的扰动 | 第37-39页 |
3.6.2 惩罚策略 | 第39-41页 |
3.7 成本函数 | 第41页 |
3.8 算法流程 | 第41-43页 |
3.9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Power pad 及其协同优化 | 第46-55页 |
4.1 电压降的计算 | 第46-49页 |
4.1.1 改进节点电压法(MNA) | 第47-48页 |
4.1.2 共轭梯度法 | 第48-49页 |
4.2 协同优化的问题定义 | 第49-50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49页 |
4.2.2 电流密度模型 | 第49-50页 |
4.3 Power pad 位置优化方法 | 第50-51页 |
4.4 设计流程 | 第51-52页 |
4.5 协同优化的成本函数 | 第52-53页 |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总结全文及未来展望 | 第55-57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