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土司官寨保护及更新问题的缘起 | 第10页 |
1.1.2 四川藏羌地区旅游发展对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的现实需求 | 第10-11页 |
1.1.3 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1.4.1 四川藏羌地区 | 第15页 |
1.4.2 土司官寨 | 第15-16页 |
1.4.3 保护与更新 | 第16页 |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 第16-19页 |
1.5.1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6-18页 |
1.5.2 课题研究的框架 | 第18-19页 |
1.6 小结 | 第19-20页 |
2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的背景分析 | 第20-30页 |
2.1 四川藏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20-23页 |
2.1.1 地理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2.1.2 气候特点 | 第21页 |
2.1.3 嘉绒藏族的人文环境 | 第21-22页 |
2.1.4 羌族的人文环境 | 第22-23页 |
2.2 土司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2.3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的基本特征 | 第24-29页 |
2.3.1 土司官寨的总体环境 | 第24-27页 |
2.3.2 土司官寨的建筑特征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3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现状分析及研究侧重点 | 第30-48页 |
3.1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的概况 | 第30页 |
3.2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的现状调研 | 第30-43页 |
3.2.1 卓克基土司官寨 | 第31-33页 |
3.2.2 松岗土司官寨 | 第33-36页 |
3.2.3 沃日土司官寨 | 第36-38页 |
3.2.4 巴底土司官寨 | 第38-39页 |
3.2.5 瓦寺土司官寨 | 第39-41页 |
3.2.6 丹巴县梭坡乡莫洛土司官寨 | 第41页 |
3.2.7 丹巴县聂甲乡科丫土司官寨 | 第41-42页 |
3.2.8 其它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现状的文献调研与分析 | 第42-43页 |
3.3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的现状分析以及研究侧重点 | 第43-47页 |
3.3.1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中的主要问题 | 第43-45页 |
3.3.2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的分类 | 第45-47页 |
3.3.3 本文的研究侧重点 | 第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4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的价值分析 | 第48-54页 |
4.1 建筑遗产价值的相关理论 | 第48-49页 |
4.2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的情感价值 | 第49-50页 |
4.3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的文化价值 | 第50-51页 |
4.4 四川藏羌地区土司官寨的使用价值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5 四川藏羌地区松岗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实践探讨 | 第54-104页 |
5.1 从松岗天街官寨更新设计到松岗城镇设计的提出 | 第54-57页 |
5.2 松岗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的城镇设计视角简析 | 第57-76页 |
5.2.1 松岗城镇设计的背景分析 | 第57-62页 |
5.2.2 松岗城镇设计构思 | 第62页 |
5.2.3 松岗城镇设计简析 | 第62-76页 |
5.3 松岗天街的保护与更新简析 | 第76-80页 |
5.3.1 松岗天街的保护与更新的背景 | 第76页 |
5.3.2 松岗天街的保护与更新的过程简析 | 第76-80页 |
5.4 松岗土司官寨保护与更新的探讨 | 第80-103页 |
5.4.1 松岗土司官寨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80-81页 |
5.4.2 松岗土司官寨重建与复原辨析 | 第81-83页 |
5.4.3 松岗新官寨与碉楼的关系探讨 | 第83-85页 |
5.4.4 松岗土司官寨遗迹的再利用探讨 | 第85-88页 |
5.4.5 松岗土司官寨重建方案设计过程分析 | 第88-103页 |
5.5 小结 | 第103-104页 |
6 结论 | 第104-106页 |
6.1 结论 | 第104-105页 |
6.2 有关后续研究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10-114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