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理念缘起 | 第11-14页 |
(一) 犯罪预备及处罚规定 | 第11-12页 |
(二) 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 | 第12-14页 |
二、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立法实践 | 第14-22页 |
(一) 域外立法的相关规定 | 第14-16页 |
(二) 我国刑法的立法发展 | 第16-18页 |
(三) 分则规定的罪名梳理 | 第18-22页 |
三、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合理依据 | 第22-28页 |
(一)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 | 第22-24页 |
(二) 行为无价值二元论 | 第24-26页 |
(三) 现代刑法扩张趋势 | 第26-28页 |
四、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问题剖析 | 第28-38页 |
(一) 刑罚权扩张的正当性拷问 | 第28-35页 |
(二) 预备犯边界的合理性思考 | 第35-38页 |
五、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路径限制 | 第38-44页 |
(一) 刑事立法限制 | 第38-41页 |
(二) 刑法解释限制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