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新型氧杂蒽染料的荧光探针合成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概述第8页
    1.2 分子荧光探针简介第8-12页
        1.2.1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8-9页
        1.2.2 氧杂蒽类荧光探针第9-11页
        1.2.3 菁类近红外荧光探针第11-12页
    1.3 应用生物成像荧光探针设计的要求第12-13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第13-14页
第二章 新型氧杂蒽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在荧光探针衍生中的应用研究第14-41页
    2.1 前言第14页
    2.2 实验部分第14-19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14-15页
        2.2.2 探针R-Hg和R-Cu合成路线第15页
        2.2.3 合成方法及化合物表征第15-18页
        2.2.4 光谱测试方法第18-1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9-40页
        2.3.1 染料R4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测试第19-20页
        2.3.2 不同pH值对染料R4光物理性能的影响第20-21页
        2.3.3 探针R-Hg在检测Hg~(2+)中的应用研究第21-31页
        2.3.4 探针R-Cu在检测Cu~(2+)中的应用研究第31-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具有pH值识别功能的新型氧杂蒽类染料的设计和合成第41-49页
    3.1 前言第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8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1-42页
        3.2.2 染料H4合成路线第42页
        3.2.3 合成方法及化合物表征第42-43页
        3.2.4 光谱测试方法第43-44页
        3.2.5 染料H4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测试第44-45页
        3.2.6 染料H4对pH响应实验第45-47页
        3.2.7 染料H4生物细胞成像第47-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新型咔唑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在荧光探针合成中的应用研究第49-63页
    4.1 前言第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2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49-50页
        4.2.2 探针X3合成路线第50页
        4.2.3 合成方法及化合物表征第50-51页
        4.2.4 光谱测试方法第51-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61页
        4.3.1 染料X2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测试第52-53页
        4.3.2 不同pH值对染料X2光物理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4.3.3 探针X3在检测Cu~(2+)中的应用研究第54-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i-CO2电池MnOX正极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优化
下一篇:基于π-体系增大的氧杂蒽荧光探针的合成、性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