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 1.1 马铃薯概况 | 第12-14页 |
| 1.1.1 彩色马铃薯 | 第12页 |
| 1.1.2 彩色马铃薯营养、保健价值 | 第12-13页 |
| 1.1.3 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及产区气候 | 第13页 |
| 1.1.4 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概况 | 第13页 |
| 1.1.5 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 1.2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第14-15页 |
| 1.2.1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页 |
| 1.2.2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4页 |
| 1.2.3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 1.3 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 第15-17页 |
| 1.3.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15页 |
| 1.3.2 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 1.3.3 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 1.3.4 地膜覆盖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16-17页 |
| 1.3.5 地膜覆盖的负效应 | 第17页 |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 2.2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 2.3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 2.3.1 试验田设计 | 第20页 |
| 2.3.2 覆膜方式及田间管理 | 第20页 |
| 2.4 样品采集与农艺性状测定 | 第20-21页 |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页 |
| 2.5.1 产量测定 | 第21页 |
| 2.5.2 干物质含量测定(冷冻干燥法) | 第21页 |
| 2.5.3 淀粉含量测定 | 第21页 |
| 2.5.4 花青素含量测定(pH差示法) | 第21页 |
| 2.5.5 蛋白质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 | 第21页 |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2-46页 |
| 3.1 旬邑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2-25页 |
| 3.1.1 旬邑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3.1.2 旬邑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商品率、产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 3.1.3 旬邑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4-25页 |
| 3.2 榆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的影响 | 第25-39页 |
| 3.2.1 榆林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 第25-32页 |
| 3.2.2 榆林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商品率、产量的影响 | 第32-38页 |
| 3.2.3 榆林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3 榆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品种(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9-44页 |
| 3.3.1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 3.3.2 不同覆膜方式对彩色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3.3 不同覆膜方式对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 3.3.4 不同覆膜方式对彩色马铃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 | 第42-44页 |
| 3.4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49页 |
| 4.1 结论 | 第46-47页 |
| 4.1.1 旬邑地区试验结论 | 第46页 |
| 4.1.2 榆林地区试验结论 | 第46-47页 |
| 4.2 讨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