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法对两个玉米复合群体的改良效果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8-11页
1 前言第11-21页
    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第11-15页
        1.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1.2 玉米种质资源扩增、改良与创新第12页
        1.1.3 国外种质资源研究现状第12-14页
        1.1.4 国内种质资源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 群体改良第15-18页
        1.2.1 玉米群体改良的意义第15-16页
        1.2.2 玉米群体的改良方法第16-18页
    1.3 国内外群体改良利用研究进展第18-21页
        1.3.1 国外玉米群体改良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国内玉米群体改良研究现状第19-21页
2 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3.1 基础材料及其选择方法和程序第22页
    3.2 供试材料第22-23页
    3.3 田间试验设计第23页
    3.4 农艺性状数据收集第23-25页
    3.5 统计分析第25-2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6-45页
    4.1 混合选择法对两个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果评价第26-37页
        4.1.1 群体各农艺性状方差分析第26-28页
        4.1.2 混合选择法对两个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效果评价第28-37页
    4.2 混合选择法对两个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的改良效果评价第37-45页
        4.2.1 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7-39页
        4.2.2 混合选择法对两个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改良效果评价第39-45页
5 讨论与结论第45-49页
    5.1 讨论第45-47页
        5.1.1 群体改良基础种质和改良方法的选择第45-46页
        5.1.2 群体改良的选择效应第46页
        5.1.3 中群15和中群16的改良方向第46-47页
    5.2 本文主要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个鹅观草居群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下一篇:水稻OsGIF1基因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