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章 节制生育运动的基本动因 | 第18-39页 |
第一节 工业化与城市化 | 第18-30页 |
一、工业化 | 第18-22页 |
二、城市化 | 第22-25页 |
三、工业化、城市化与生育观念的转变 | 第25-30页 |
第二节 女权主义的发展 | 第30-39页 |
一、福音新教运动与女权主义 | 第30-32页 |
二、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女权主义 | 第32-35页 |
三、女权主义与生育观的转变 | 第35-39页 |
第二章 自主母亲运动:美国节育思想的先锋 | 第39-57页 |
第一节 自主母亲概述 | 第39-40页 |
第二节 “自主母亲”兴起的背景 | 第40-47页 |
一、来自传统的阻力——维多利亚式的真女性 | 第40-42页 |
二、来自宗教的阻力——禁欲和以生育为目的的性价值观 | 第42-43页 |
三、新兴的思想推力——马尔萨斯主义与新马尔萨斯主义 | 第43-47页 |
第三节 自主母亲运动的三种类型 | 第47-53页 |
一、自由性爱者——为女性性欲辩论 | 第47-50页 |
二、道德改革运动——妇女有拒绝丈夫的权利 | 第50-51页 |
三、妇女参政论——女权主义优生学 | 第51-53页 |
第四节 自主母亲运动的影响及其评价 | 第53-57页 |
一、节制生育运动的先锋 | 第53-54页 |
二、保守势力的回击 | 第54-55页 |
三、一场尚未完成的事业——自主母亲运动的保守性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种族自杀之争:节制生育阵营的初步形成 | 第57-71页 |
第一节 种族自杀论 | 第58-64页 |
一、种族自杀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58-61页 |
二、种族自杀论 | 第61-64页 |
第二节 女权主义者的辩论 | 第64-68页 |
一、批判大家庭模式——更少,但更健康 | 第64-65页 |
二、对妇女角色的重新定位——不生育小孩的妻子 | 第65-67页 |
三、谁应该为生育率的下降负责 | 第67-68页 |
第三节 种族自杀之争对节制生育运动的影响 | 第68-71页 |
第四章 节制生育的大众化 | 第71-88页 |
第一节 性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 | 第71-80页 |
一、工业化与性革命 | 第71-74页 |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性革命 | 第74-77页 |
三、性学理论的发展与性革命 | 第77-79页 |
四、性革命与节制生育 | 第79-80页 |
第二节 节制生育的大众化 | 第80-88页 |
一、女性节制生育共识的形成 | 第80-82页 |
二、下层社会女性与节制生育 | 第82-85页 |
三、避孕产业的发展与节制生育 | 第85-88页 |
结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