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镍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CO2甲烷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6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CO_2的减排第9页
        1.2.1 控制CO_2排放源头第9页
        1.2.2 控制排放后CO_2第9页
    1.3 CCS(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第9-10页
        1.3.1 CO_2的捕获第9-10页
        1.3.2 CO_2的封存第10页
    1.4 CO_2物理利用第10-11页
    1.5 CO_2的化学利用第11-14页
        1.5.1 CO_2在无机化工中的应用第11页
        1.5.2 CO_2在有机化工中的应用第11-14页
    1.6 CO_2甲烷化第14-15页
    1.7 CO_2甲烷化常用的催化剂第15-20页
        1.7.1 Ⅷ族金属催化剂第15-18页
        1.7.2 贵金属催化剂第18-19页
        1.7.3 稀土金属作催化剂第19-20页
    1.8 本论文的选题和主要工作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6页
第二章 NiO-MgO@SiO_2催化CO_2甲烷化的性能研究第26-50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1页
        2.2.1 试剂第27-28页
        2.2.2 气体第28页
        2.2.3 仪器第28页
        2.2.4 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2.2.5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9页
        2.2.6 催化剂的表征第29-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4页
        2.3.1 SiO_2壳的作用第31-32页
        2.3.2 NiO-MgO固溶体的形成第32-33页
        2.3.3 催化剂Ni_xMg_yO@SiO_2的结构表征第33-35页
        2.3.4 催化剂Ni_xMg_yO@SiO_2的XPS表征第35-37页
        2.3.5 催化剂Ni_xMg_yO@SiO_2H_2-TPR的表征第37页
        2.3.6 Ni/Mg不同比例的影响第37-39页
        2.3.7 气时空速的影响第39-40页
        2.3.8 还原温度的影响第40-41页
        2.3.9 Ni_(0.8)Mg_(0.2)@SiO_2-R与Ni(60%)/SiO_2-IMP的活性对比第41-42页
        2.3.10 催化剂稳定性试验第42-44页
    2.4 小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第三章 Ni-Ce/SBA-15催化CO_2甲烷化的性能研究第50-62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3.2.1 试剂第51页
        3.2.2 气体第51-52页
        3.2.3 仪器第52页
        3.2.4 催化剂的制备第52页
        3.2.5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2-53页
        3.2.6 催化剂的表征第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57页
        3.3.1 TEM表征第53页
        3.3.2 XRD表征第53-54页
        3.3.3 H_2-TPR表征第54-55页
        3.3.4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55-56页
        3.3.5 添加Ce前后催化剂性能对比第56-57页
    3.4 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第四章 结论第62-63页
    4.1 主要结论第62页
    4.2 研究展望第62-6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豆素类席夫碱配体的合成及作为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下一篇:两种Janus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