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佩甫小说的人性书写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创作概况 | 第7-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第一章 李佩甫小说人性图景的展现 | 第13-29页 |
第一节 熠熠生辉的人性之光 | 第13-17页 |
一、善待宽宥 | 第14-15页 |
二、精神自由 | 第15-16页 |
三、自律坚守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异化扭曲的灰色人性 | 第17-24页 |
一、欲望的过度膨胀 | 第18-20页 |
二、自私自利的心理 | 第20-21页 |
三、卑贱心理的桎梏 | 第21-24页 |
第三节 美丑共存的复杂人性 | 第24-29页 |
一、高尚与卑劣的交织 | 第24-26页 |
二、温情与冷漠的冲突 | 第26-27页 |
三、追求自由与软弱妥协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李佩甫小说人性书写的文化意蕴 | 第29-52页 |
第一节 人性观照下的多元思考 | 第29-42页 |
一、对传统与现代的叩问 | 第29-34页 |
二、对乡土与都市的审视 | 第34-42页 |
第二节 现实与理想的交织 | 第42-52页 |
一、“立人”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第42-47页 |
二、守望与追寻:呼唤本真人性 | 第47-52页 |
第三章 李佩甫小说人性剖析的艺术特色 | 第52-61页 |
第一节 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 | 第52-57页 |
一、冷静超脱的反讽 | 第52-55页 |
二、情景的再现重复 | 第55-57页 |
第二节 叙述视角的转换 | 第57-61页 |
一、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 | 第57-59页 |
二、纯真质朴的儿童视角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