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文献梳理 | 第11-15页 |
三、概念、方法与结构 | 第15-17页 |
(一) 主要概念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三) 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四、个案简介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分田到户:村庄旧的个人权威治理的瓦解和重生 | 第19-24页 |
一、农地直接占有权的获得与旧权威主体的失势 | 第19-21页 |
(一) 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施与村主任的无能 | 第19-20页 |
(二) 村民的不满与村主任“被嫌弃” | 第20-21页 |
二、农地收益权的转变与新权威主体的突显 | 第21-22页 |
(一)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激发热情 | 第21页 |
(二) 村庄出现“致富能手” | 第21-22页 |
三、村庄权威治理主体的重组 | 第22-24页 |
(一) 老村主任的下台 | 第22-23页 |
(二) “致富能手”当选为新一届村主任 | 第23页 |
(三) 小结——土地产权个人化的开始导致权威治理主体的变更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土地产权个人化的扩展:村庄权威治理的确立 | 第24-28页 |
一、农地处分权的开始释放与村庄管理集中化 | 第24-25页 |
(一) 村庄土地的转包热潮 | 第24页 |
(二) 新村主任权力的“一肩挑” | 第24-25页 |
二、农地资源再集中与权威主体的重要性 | 第25-26页 |
(一) 土地资源的“再集中” | 第25-26页 |
(二) 村主任出色的管理内部和外交手段 | 第26页 |
三、村庄权威治理正式走上“舞台” | 第26-27页 |
四、小结——土地产权个人化程度的加深与权威治理互相作用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土地产权个人化趋于完整化:村庄权威治理全面化 | 第28-32页 |
一、农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彻底解放与权威治理的正常化 | 第28-29页 |
(一) 农地出租、承包的新一轮热潮 | 第28页 |
(二) 村庄产业化发展与打工回流 | 第28-29页 |
二、土地产权个人化长久性与权威治理的合理性 | 第29-30页 |
三、村庄权威治理的全面化 | 第30-31页 |
四、小结——“经济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下的高效权威治理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探讨 | 第32-39页 |
一、农地产权个人化所带来的利弊与改进 | 第32-35页 |
(一) 农地个人化的优点 | 第32页 |
(二) 农地个人化所带来的弊端 | 第32-34页 |
(三) 探索改进方案:土地股份合作制 | 第34-35页 |
二、村庄权威治理的利弊 | 第35-36页 |
三、初步探讨:如何建立起高效的乡村治理方式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