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35页 |
1.1 张弦梁结构 | 第15页 |
1.2 张弦梁结构的特点 | 第15页 |
1.3 张弦梁结构的分类 | 第15-17页 |
1.4 梁结构应用现状 | 第17-20页 |
1.4.1 国内外应用概况 | 第17-18页 |
1.4.2 张弦梁结构形式演变 | 第18-20页 |
1.5 张弦梁结构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1.5.1 国外张弦梁结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5.2 国内张弦梁结构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1.6 本文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2 张弦梁结构静力性能理论研究 | 第35-89页 |
2.1 分析模型 | 第35-41页 |
2.1.1 索的计算模型 | 第35-40页 |
2.1.2 索的变形协调方程 | 第40-41页 |
2.2 张弦梁结构找形及预应力张拉状态分析 | 第41-51页 |
2.2.1 张弦梁结构形态定义 | 第41-42页 |
2.2.2 张弦梁结构预应力分析 | 第42-44页 |
2.2.3 张弦梁结构找形及张拉状态分析 | 第44-51页 |
2.3 全跨荷载作用下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 | 第51-68页 |
2.3.1 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铰支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54-56页 |
2.3.2 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水平弹性支撑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56-61页 |
2.3.3 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61-63页 |
2.3.4 理论验证 | 第63-66页 |
2.3.5 简化计算分析 | 第66-68页 |
2.4 半跨荷载作用下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 | 第68-79页 |
2.4.1 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铰支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68-71页 |
2.4.2 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水平弹性支撑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71-74页 |
2.4.3 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74-77页 |
2.4.4 理论验证 | 第77-79页 |
2.5 考虑温度作用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性能 | 第79-88页 |
2.5.1 考虑温度作用铰支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80-81页 |
2.5.2 考虑温度作用水平弹性支撑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81-85页 |
2.5.3 考虑温度作用简支张弦梁受力性能研究 | 第85-86页 |
2.5.5 拉索松弛时临界温度 | 第86-87页 |
2.5.6 理论验证 | 第87-88页 |
2.6 小结 | 第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
3 张弦梁结构面内弹性稳定性能分析 | 第89-125页 |
3.1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抛物线浅拱的非线性稳定 | 第89-105页 |
3.1.1 铰支抛物线浅拱的非线性稳定 | 第89-96页 |
3.1.2 水平弹性支撑抛物线浅拱的非线性稳定 | 第96-104页 |
3.1.3 抛物线拉杆浅拱的非线性稳定 | 第104-105页 |
3.2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张弦梁的非线性稳定 | 第105-121页 |
3.2.1 铰支张弦梁的非线性稳定 | 第105-111页 |
3.2.2 水平弹性支撑张弦梁的非线性稳定 | 第111-117页 |
3.2.3 简支张弦梁的非线性稳定 | 第117-121页 |
3.3 理论验证 | 第121-123页 |
3.4 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5页 |
4 张弦梁结构平面内弹塑性稳定性能分析 | 第125-149页 |
4.1 张弦梁平面内破坏机理分析 | 第126-129页 |
4.2 张弦梁平面内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129-138页 |
4.2.1 初始缺陷模拟方法 | 第129-130页 |
4.2.2 全跨荷载作用下弹塑性稳定性能 | 第130-135页 |
4.2.3 半跨荷载作用下弹塑性稳定性能 | 第135-138页 |
4.3 张弦梁弹塑性极限荷载计算公式 | 第138-147页 |
4.3.1 全跨荷载作用弹塑性极限荷载计算公式 | 第138-145页 |
4.3.2 半跨荷载作用弹塑性极限荷载计算公式 | 第145-147页 |
4.4 小结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49页 |
5 无面外支撑张弦梁结构平面外稳定性能分析 | 第149-181页 |
5.1 张弦梁局部平面外稳定性 | 第149-156页 |
5.1.1 上弦拱平面外稳定性 | 第149-155页 |
5.1.2 索撑平面外稳定性 | 第155-156页 |
5.2 张弦梁平面外整体弹性稳定性能 | 第156-171页 |
5.2.1 面外铰支张弦梁 | 第157-165页 |
5.2.2 销轴支座张弦梁 | 第165-171页 |
5.3 不同撑杆连接方式张弦梁平面外整体弹性稳定性能 | 第171-173页 |
5.3.1 矢跨比对弹性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1页 |
5.3.2 垂跨比对弹性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1-172页 |
5.3.3 撑杆数目对弹性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2-173页 |
5.4 张弦梁整体平面外弹塑性稳定性能 | 第173-179页 |
5.4.1 撑杆连接方式对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3-174页 |
5.4.2 支座形式对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4-175页 |
5.4.3 矢跨比对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5-176页 |
5.4.4 垂跨比对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6-177页 |
5.4.5 几何长细比对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7-178页 |
5.4.6 撑杆抗弯刚度对稳定性能影响 | 第178-179页 |
5.5 小结 | 第179-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1页 |
6 有面外支撑张弦梁结构平面外稳定性能分析 | 第181-195页 |
6.1 面外连续侧向支撑张弦梁平面外弹性稳定 | 第181-183页 |
6.2 面外离散侧向支撑张弦梁平面外弹性稳定 | 第183-193页 |
6.2.1 全跨荷载作用 | 第183-191页 |
6.2.2 半跨荷载作用 | 第191-192页 |
6.2.3 集中荷载作用 | 第192-193页 |
6.3 小结 | 第193-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195页 |
7 平面张弦梁结构极限跨度研究 | 第195-203页 |
7.1 荷载和材料 | 第195-197页 |
7.1.1 计算假定和符合说明 | 第195-196页 |
7.1.2 荷载 | 第196页 |
7.1.3 材料 | 第196-197页 |
7.2 张弦梁结构应力 | 第197-200页 |
7.2.1 拉索应力 | 第197-198页 |
7.2.2 拱梁应力 | 第198-200页 |
7.2.3 张弦梁极限跨度表达式 | 第200页 |
7.2.4 张弦梁极限跨度的讨论 | 第200页 |
7.3 张弦梁极限跨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0-202页 |
7.4 增大张弦梁极限跨度的措施 | 第202页 |
7.5 小结 | 第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03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203-207页 |
8.1 结论 | 第203-205页 |
8.2 展望 | 第205-207页 |
致谢 | 第207-209页 |
附录 | 第209-210页 |
附录一: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已(待)发表的论文 | 第209-210页 |
附录二: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第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