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3-18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2.1.1 入选标准 | 第13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2.1 标本采集和保存 | 第14页 |
2.2.2 检查仪器和试剂 | 第14页 |
2.2.3 VAS评分标准 | 第14页 |
2.2.4 影像学检查 | 第14-15页 |
2.2.5 血清COMP、CTX-Ⅱ水平的测定 | 第15-16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8-24页 |
3.1 病例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18页 |
3.2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COMP、CTX-Ⅱ水平比较 | 第18-19页 |
3.3 病例组不同超声分级的血清COMP、CTX-Ⅱ水平比较 | 第19-20页 |
3.4 病例组不同X线分级的血清COMP、CTX-Ⅱ水平比较 | 第20-21页 |
3.5 不同疼痛程度分组的血清COMP、CTX-Ⅱ水平比较 | 第21页 |
3.6 病例组血清COMP、CTX-Ⅱ水平与V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1页 |
3.7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超声检查病变内容的比较 | 第21-22页 |
3.8 病例组在超声与X线检查病变检出率的比较 | 第22页 |
3.9 病例组在超声和X线检查诊断KOA阳性率的比较 | 第22-2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4-2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附录A 综述 | 第34-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