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Restcomm的协同通信系统会议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1 论文主要工作第12-13页
        1.3.2 主要特色第13页
    1.4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协议及标准介绍第14-24页
    2.1 Restcomm通信平台介绍第14-15页
    2.2 SIP协议介绍第15-18页
        2.2.1 SIP协议的功能第15-16页
        2.2.2 SIP协议结构第16-17页
        2.2.3 SIP协议实体定义第17页
        2.2.4 SIP消息组成第17-18页
    2.3 SIP Servlet编程模型介绍第18-20页
        2.3.1 SIP Servlet概述第18-19页
        2.3.2 Servlet生命周期第19页
        2.3.3 处理SIP消息第19-20页
    2.4 JSR 309介绍第20-23页
        2.4.1 媒体服务器控制API目标和架构第21-22页
        2.4.2 媒体服务器控制核心对象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会议场景分析及系统整体设计第24-43页
    3.1 会议模型分析第24-29页
        3.1.1 弱耦合会议模型第25-26页
        3.1.2 强耦合会议模型第26-29页
    3.2 需求分析第29-31页
        3.2.1 功能需求第29-30页
        3.2.2 非功能需求第30-31页
    3.3 协同通信系统整体设计第31-35页
        3.3.1 协同通信系统系统架构第31-33页
        3.3.2 系统组成和配置第33-34页
        3.3.3 系统接口关系第34-35页
    3.4 会议系统整体设计第35-42页
        3.4.1 会议系统功能划分第36-37页
        3.4.2 应用服务器设计第37-39页
        3.4.3 媒体服务器控制方法及会议组织设计第39-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会议系统信令流程分析与信令流程状态机设计第43-58页
    4.1 会议系统通话建连信令流程第43-46页
        4.1.1 注册流程第43-44页
        4.1.2 呼叫流程第44-45页
        4.1.3 保持恢复流程第45-46页
    4.2 会议控制信令流程第46-48页
        4.2.1 预编程会议主动建连流程第46-47页
        4.2.2 预编程会议自主建连流程第47页
        4.2.3 可编程会议建连流程第47-48页
    4.3 兼容通话逻辑信令流程第48-53页
        4.3.1 前转信令流程第48-51页
        4.3.2 协商转信令流程第51-52页
        4.3.3 盲转信令流程第52-53页
    4.4 信令流程状态机设计第53-57页
        4.4.1 有限状态机状态设计第53-54页
        4.4.2 有限状态机状态转移图第54-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会议子系统的实现第58-77页
    5.1 系统拓扑及负载均衡实现第58-60页
    5.2 会议系统的层次结构第60-61页
    5.3 通用Servlet模块第61-67页
        5.3.1 用户实例类第61-63页
        5.3.2 通用Servlet类第63-67页
    5.4 会议建立模块第67-73页
        5.4.1 会议原形类设计第67-69页
        5.4.2 会议模块Servlet第69-73页
        5.4.3 会议服务模块第73页
    5.5 媒体服务器控制模块第73-75页
    5.6 兼容通话逻辑模块第75-76页
        5.6.1 前转功能实现第75页
        5.6.2 协商转功能实现第75-76页
        5.6.3 短消息实现第76页
    5.7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会议子系统测试第77-84页
    6.1 测试目标和测试环境第77页
    6.2 系统功能测试第77-80页
    6.3 系统非功能测试第80-83页
    6.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84-85页
    7.1 论文总结第84页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服务容器的服务语义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