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绪论 | 第7-8页 |
| 1 “胜物而不伤”是构建真正伟大的绘画艺术的必然途径 | 第8-11页 |
| ·“胜物而不伤”概念阐述 | 第8页 |
| ·实现“胜物而不伤”的必要前提 | 第8-9页 |
| ·对于“真正伟大的绘画艺术”的界定 | 第9-10页 |
| ·小结 | 第10页 |
| 本章注释 | 第10-11页 |
| 2 视知空间 | 第11-25页 |
| ·身体空间 | 第11-14页 |
| ·身体的空间存在决定其对空间的依赖 | 第11页 |
| ·“平衡性”是空间中的身体保持直立和运动特性的自发要求 | 第11-12页 |
| ·身体空间是具有知觉力的存在,“想象空间”是身体空间的自由投射 | 第12-13页 |
| ·行为支配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是生命的本能 | 第13页 |
| ·技术性是身体实现其空间存在的本能需要 | 第13页 |
| ·小结 | 第13-14页 |
| ·现实空间 | 第14-15页 |
| ·身体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关系 | 第15-20页 |
| ·身体在知觉体验中实现眼与心的统一 | 第15-16页 |
| ·身体空间的知觉平衡意识自发的参与现实自然世界的知觉体验 | 第16页 |
| ·错觉同样是身体空间对现实空间的一种视知觉判断 | 第16-20页 |
| ·胜物而不伤对绘画者视知空间体验的要求 | 第20-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本章注释 | 第24-25页 |
| 3 绘画空间 | 第25-33页 |
| ·画面空间的生成要素 | 第25-26页 |
| ·身体是连通现实空间与绘画空间的桥梁 | 第26-30页 |
| ·身体的技术、技艺是实现绘画空间建构的现实要求 | 第26-27页 |
| ·消解身体与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对抗,实现眼、心、手的统一 | 第27-28页 |
| ·身体空间的知觉平衡意识在绘画空间建构中的参与和体现 | 第28-29页 |
| ·“错觉”在绘画空间秩序建构中的还原和体现 | 第29-30页 |
| ·胜物而不伤对绘画空间构建的要求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本章注释 | 第32-33页 |
| 4 中西方绘画作品典型案例分析 | 第33-36页 |
| ·西方绘画作品 | 第33-34页 |
| ·塞尚的绘画世界 | 第33页 |
| ·贾克梅蒂《桌上的苹果》 | 第33-34页 |
| ·莫兰迪的“瓶瓶罐罐” | 第34页 |
| ·东方绘画作品 | 第34-35页 |
| ·郭熙的绘画世界 | 第34-35页 |
| ·范宽的山水世界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页 |
| 本章注释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