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间板凳龙艺术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7-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第二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 第9页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 | 第9-10页 |
2.2.1 历史价值体现 | 第9页 |
2.2.2 艺术价值体现 | 第9-10页 |
2.2.3 经济价值体现 | 第10页 |
2.2.4 社会价值体现 | 第10页 |
2.3 设计介入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10-13页 |
2.3.1 东阳竹编非遗技艺与设计结合的研究 | 第10-11页 |
2.3.2 昌江黎陶非遗技艺与设计结合的研究 | 第11-13页 |
第三章 板凳龙艺术概况 | 第13-17页 |
3.1 中国的龙文化 | 第13-14页 |
3.2 舞龙文化起源 | 第14页 |
3.3 国内外相关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3.3.1 国内浦江板凳龙艺术发展 | 第14-15页 |
3.3.2 国外日本长崎舞龙艺术发展 | 第15-17页 |
第四章 徽州板凳龙艺术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现实分析 | 第17-22页 |
4.1 徽州的人文底蕴 | 第17页 |
4.2 徽州板凳龙艺术的历史发展 | 第17-18页 |
4.3 徽州板凳龙艺术的视觉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4.3.1 形态特征 | 第18-19页 |
4.3.2 图案特征 | 第19-20页 |
4.3.3 色彩特征 | 第20页 |
4.4 徽州板凳龙艺术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必要性 | 第20-22页 |
第五章 徽州板凳龙艺术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 | 第22-28页 |
5.1 设计构思与方法 | 第22页 |
5.2 设计过程 | 第22-27页 |
5.2.1 草图部分 | 第22页 |
5.2.2 标志及字体设计 | 第22-23页 |
5.2.3 吉祥物设计 | 第23-24页 |
5.2.4 相关图案设计 | 第24-25页 |
5.2.5 实物展示 | 第25-27页 |
5.3 设计小结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