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中国和印度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12-13页
 三、主要创新及结论第13-14页
 四、问题与不足第14-15页
 参考文献第15-16页
第二章 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第16-30页
 一、引言第16页
 二、金融发展、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微观机制研究第16-20页
  (一) 储蓄的动员和集聚第17页
  (二) 风险的分散与管理第17-18页
  (三) 投资信息的生产获取与资源配置第18-19页
  (四) 监督企业投资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19页
  (五) 清算与支付结算以及其他微观机制的研究第19-20页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与其他相关研究第20-22页
 四、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对中印银行体系的相关研究第22-24页
  (一) 对中国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第22-23页
  (二) 印度银行体系与经济发展研究第23-24页
 五、结语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第三章 中国与印度银行体系的演进与现状第30-58页
 一、引言第30-33页
  (一) 中国和印度经济改革和发展情况第30-31页
  (二) 两国发展模式比较第31-33页
 二、中国银行体系的演进与基本状况第33-38页
  (一)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第33-35页
  (二)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和演进历程第35-38页
   1、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历程第35-38页
   2、改革变迁的机制与逻辑基理分析第38页
 三、印度银行体系的演进与基本状况第38-52页
  (一) 印度商业银行体系现状第38-40页
  (二) 印度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和演进历程第40-50页
  (三) 印度商业银行改革变迁的机制与逻辑基理分析第50-52页
 四、中国和印度银行体制的一个简单比较分析第52-55页
 五、结语第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四章 中印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比较研究第58-86页
 一、引言第58-59页
 二、主要文献回顾第59-62页
  (一) DEA 方法文献回顾第59-60页
  (二) SFA 方法文献回顾第60-61页
  (三) 使用DEA 与SFA 两种方法的文献回顾第61-62页
 三、分析框架、模型及数据第62-68页
  (一) 研究方法概述第62-66页
  (二) 研究数据、变量及模型设定第66-68页
 四、实证结果及结论第68-80页
  (一) DEA 模型测算的效率第68-74页
  (二) SFA 模型测算的效率第74-78页
  (三) DEA 和SFA 模型所测算的效率比较第78-80页
 五、本章小结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第五章 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印的比较研究第86-111页
 一、引言第86-87页
 二、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第87-92页
  (一) 金融系统与实际部门相互作用的模型第87-90页
  (二) 内生增长和金融与实体部门的多重均衡第90-92页
 三、研究方法第92-96页
  (一)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第92-93页
  (二) 因果检验第93-96页
 四、指标及数据第96-97页
 五、实证结果第97-108页
  (一) 平稳性检验第97-98页
  (二)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第98-107页
  (三) Hsiao 的因果检验结果第107-108页
 六、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第六章 银行作用与经济发展——基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视角第111-132页
 一、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第112-118页
  (一) 经济增长模式的实践与理论基础第113-117页
  (二)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第117-118页
 二、中国与印度——银行信贷行为特征案例研究第118-122页
  (一) 银行信贷的一个案例研究:中国工商银行第118-121页
  (二) 银行信贷的第二个案例研究:印度国家银行第121-122页
 三、假说:银行体系与经济增长模式第122-129页
 四、结论性评述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2页
第七章 结论第132-135页
 一、主要研究发现及贡献第132-133页
 二、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模式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特点、目标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