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环境变量对物种分布模型的影响与评价--以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写表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物种分布模型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第15-16页
第2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第16-30页
    2.1 研究区域第16页
    2.2 研究数据第16-20页
        2.2.1 山茱萸分布点信息获取第16-17页
        2.2.2 当前环境变量数据获取第17页
        2.2.3 未来气候数据获取第17-18页
        2.2.4 环境变量筛选第18-20页
    2.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2.3.1 当前环境下预测山茱萸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第20-21页
        2.3.2 气候变化下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21页
    2.4 模型介绍第21-24页
        2.4.1 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第21页
        2.4.2 分类树分析第21-22页
        2.4.3 随机森林第22页
        2.4.4 广义线性模型第22页
        2.4.5 广义相加模型第22-23页
        2.4.6 推进式回归树第23页
        2.4.7 人工神经网络第23-24页
        2.4.8 柔性判别分析第24页
        2.4.9 多元适应回归样条函数第24页
    2.5 模型运行第24-26页
        2.5.1 BIOMOD2第24-25页
        2.5.2 R软件第25页
        2.5.3 数据准备第25-26页
    2.6 模型评价第26-27页
    2.7 组合模型构建第27-30页
第3章 当前环境下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30-58页
    3.1 环境变量Ⅰ下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30-37页
        3.1.1 模型验证第30-31页
        3.1.2 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31-33页
        3.1.3 山茱萸分布不同适宜区面积第33-35页
        3.1.4 影响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第35-37页
    3.2 环境变量Ⅱ下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37-44页
        3.2.1 模型评价第37-38页
        3.2.2 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38-41页
        3.2.3 山茱萸分布不同适宜区面积第41-43页
        3.2.4 影响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第43-44页
    3.3 环境变量Ⅲ下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44-51页
        3.3.1 模型评价第44-45页
        3.3.2 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45-47页
        3.3.3 山茱萸分布不同适宜区面积第47-49页
        3.3.4 影响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第49-51页
    3.4 不同环境变量对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比较第51-58页
        3.4.1 模型评价比较第51-52页
        3.4.2 模型预测物种分布范围比较第52-53页
        3.4.3 模型预测物种分布面积比较第53页
        3.4.4 不同环境变量下组合模型主导因子比较第53-54页
        3.4.5 不同环境变量下物种分布模型比较第54-58页
第4章 未来气候变化下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第58-70页
    4.1 模型评价第58-59页
    4.2 模型运行和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范围第59-61页
    4.3 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变化第61-66页
        4.3.1 2050s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第61-64页
        4.3.2 2070s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第64-66页
    4.4 组合模型预测山茱萸潜在地理分布变化第66-70页
第5章 结论第70-74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2 创新之处第71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71-74页
        5.3.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71-72页
        5.3.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gsA作为表面展示元件的重组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下一篇: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