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SWMM的分流制系统初期雨水调蓄池调蓄能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城市初期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第8页
        1.1.2 降雨径流污染是滇池水污染的重要因素第8-9页
        1.1.3 本研究对滇池截污治污体系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初期雨水调蓄池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1-13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3.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研究区域排水现状调查第16-22页
    2.1 概述第16页
    2.2 研究区域污水系统现状调查第16-19页
        2.2.1 沿河污水管网调查第16-17页
        2.2.2 雨水管网调查第17页
        2.2.3 监测点位置选取第17-18页
        2.2.4 沿洛龙河污水主干管流量情况第18-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2页
3 SWMM雨水模型原理第22-38页
    3.1 概述第22-23页
        3.1.1 SWMM模型发展第22页
        3.1.2 SWMM模型模拟能力第22-23页
        3.1.3 SWMM模型典型应用第23页
    3.2 SWMM模型理论第23-30页
        3.2.1 子汇水区域概化第23-24页
        3.2.2 降雨产流第24-26页
        3.2.3 降雨渗入第26-27页
        3.2.4 管网汇流计算第27-28页
        3.2.5 地表污染物的增长与冲刷第28-30页
    3.3 SWMM建模方法第30-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研究区域模型建立及调蓄池研究第38-64页
    4.1 概述第38页
    4.2 研究区域现状模型建立第38-45页
        4.2.1 子汇水面积划分第38-39页
        4.2.2 排水系统管网概化第39-40页
        4.2.3 研究区域参数确定第40-41页
        4.2.4 研究区域模型参数率定第41-45页
    4.3 现状态分流制初期雨水调蓄池研究第45-57页
        4.3.1 沿洛龙河污水干管溢流情况研究第45-52页
        4.3.2 调蓄池容积及位置研究第52-57页
    4.4 规划态研究区域模型建立第57-58页
        4.4.1 模型建立第57-58页
    4.5 规划态分流制初期雨水调蓄池研究第58-61页
        4.5.1 调蓄池容积及位置研究第58-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4页
5 分流制初期雨水调蓄池调蓄功效及经济性比较第64-68页
    5.1 调蓄池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效果第64-66页
    5.2 经济分析比较第66-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页
    6.2 建议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VR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升膜蒸发器研究
下一篇:含钛高炉渣结晶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