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极线约束与结构光结合的主动式立体视觉技术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6-12页
    1.1 物体表面三维重构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6页
    1.2 光学三维重构技术的特征第6-7页
    1.3 光学三维重构技术分类第7-10页
    1.4 结构光三维重构研究现状和意义第10-11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1-12页
2 立体视觉技术的重构原理第12-23页
    2.1 测量系统的软硬件构成第12-13页
        2.1.1 系统硬件组成第12-13页
        2.1.2 系统软件组成第13页
    2.2 摄像机成像的数学模型第13-23页
        2.2.1 针孔模型第13-16页
        2.2.2 畸变模型第16-17页
        2.2.3 摄像机的外部参数第17-18页
        2.2.4 摄像机的标定第18-20页
        2.2.5 三维重构的三角原理第20-23页
3 极线约束条件结合线结构光的匹配方案第23-29页
    3.1 极线约束条件第23-24页
    3.2 极线约束和线结构光相结合的立体匹配方案第24-25页
    3.3 毛绒坐垫的重构实验第25-29页
4 极线约束结合格雷编码结构光的匹配方案第29-41页
    4.1 格雷编码介绍第29-30页
    4.2 格雷编码结构光与极线约束相结合的匹配方案第30页
    4.3 带有冗余度的条纹骨架编码第30-33页
    4.4 点云重采样算法的研究第33-37页
    4.5 小猴石膏像的重构实验第37-41页
5 测量性能分析第41-49页
    5.1 分辨率的理论分析第41-42页
        5.1.1 摄像机的分辨率第41页
        5.1.2 横向分辨率第41-42页
        5.1.3 深度分辨率第42页
        5.1.4 基高比对深度分辨率的影响第42页
    5.2 系统可以获得的最大深度分辨率估算第42-43页
    5.3 深度分辨率验证实验及测量精度分析第43-49页
        5.3.1 精度分析第43-44页
        5.3.2 阶梯铸件标定物重构实验第44-46页
        5.3.3 鲁棒性分析实验第46-4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49-50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49页
    6.2 工作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3-54页
致谢第54-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炼钢一厂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天津市公路直属处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