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石墨烯概述 | 第10-16页 |
1.2.1 石墨烯概念、结构及性质 | 第10-11页 |
1.2.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1-14页 |
1.2.3 石墨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 | 第16-21页 |
1.3.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第16-19页 |
1.3.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1.3.3 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8页 |
2.1.1 实验原材料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表征设备 | 第25-28页 |
2.2 实验流程及方法 | 第28-31页 |
2.2.1 纳米多孔铜的制备 | 第29页 |
2.2.2 原位CVD法一步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 | 第29页 |
2.2.3 原位CVD法分步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 | 第29-30页 |
2.2.4 原位CVD法一步合成三维连续结构石墨烯 | 第30-31页 |
第三章 CVD一步法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第31-59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第31-35页 |
3.2.1 纳米多孔铜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2 原位CVD一步法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 | 第32-35页 |
3.3 三维连续结构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5-56页 |
3.3.1 碳源裂解温度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 | 第35-40页 |
3.3.2 氩气比例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3.3.3 氢气比例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4 碳源裂解时间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3.3.5 甲烷比例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3.3.6 优化碳源裂解时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3.4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增强机理研究 | 第56-58页 |
3.4.1 载荷传递理论 | 第57页 |
3.4.2 位错强化理论 | 第57页 |
3.4.3 氧掺杂理论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CVD分步法制备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第59-81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原位CVD分步法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 | 第59-63页 |
4.3 不同参数比例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63-78页 |
4.3.1 氩气比例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4.3.2 氢气比例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4.3.3 甲烷比例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4.3.4 氢化石墨沉积时间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4.3.5 氢化石墨裂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74-78页 |
4.4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增强机理研究 | 第78-80页 |
4.4.1 载荷传递理论 | 第79页 |
4.4.2 位错强化理论 | 第79页 |
4.4.3 氧掺杂理论 | 第79-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工作展望 | 第81-8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8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