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温榆河周边包气带剖面中氮素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1.3 项目依托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氮素迁移转化机制第15-18页
        1.2.2 地表以下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第18-20页
        1.2.3 存在问题第20-21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第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页
    1.4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样品测试及方法第23-34页
    2.1 样品来源第23-25页
        2.1.1 研究区概括第23-24页
        2.1.2 样品采集第24-25页
    2.2 主要测试项目和方法第25-26页
        2.2.1 样品前处理第25页
        2.2.2 测试指标及方法第25页
        2.2.3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5-26页
    2.3 铵态氮解吸实验研究第26-34页
        2.3.1 实验材料第26页
        2.3.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3.3 结果分析第27-32页
        2.3.4 讨论第32-34页
第3章 研究区氮素分布特征第34-51页
    3.1 野外结果分析第34-36页
        3.1.1 三氮含量水平第35页
        3.1.2 三氮变异系数第35-36页
    3.2 氮素垂向分布特征第36-44页
        3.2.1 铵态氮垂向分布情况第37-39页
        3.2.2 硝态氮分布情况第39-41页
        3.2.3 亚硝态氮分布情况第41-43页
        3.2.4 总氮分布情况第43-44页
    3.3 土壤理化参数垂向分布特征第44-51页
第4章 氮素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探讨第51-77页
    4.1 岩性对氮素分布的影响第51-54页
        4.1.1 岩性与氮素之间的关系第51-53页
        4.1.2 机制探讨第53-54页
    4.2 氧化还原电位及水位对氮素分布的影响第54-64页
        4.2.1 氧化还原电位第54-60页
        4.2.2 水位的影响第60-62页
        4.2.3 机制探讨第62-64页
    4.3 氮素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第64-77页
        4.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第65-66页
        4.3.2 理化参数与氮素之间的相关分析第66-69页
        4.3.3 理化参数与氮素之间的主成分分析第69-77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77-79页
    5.1 结论第77-78页
    5.2 建议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第84-86页
个人简历第8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与纳米铁的吸附及其降解多环芳烃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