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 第11-15页 |
1.1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基础 | 第11-12页 |
1.1.1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 第11页 |
1.1.2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代意义 | 第11-12页 |
1.2 保护小股东权益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1.2.1 公司股东的地位平等 | 第12-13页 |
1.2.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 第13页 |
1.2.3 股权高度分散的负面影响 | 第13页 |
1.3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 第13-15页 |
1.3.1 股东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 | 第13-14页 |
1.3.2 大股东的诚实信义义务 | 第14页 |
1.3.3 董事的诚实信义义务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现状 | 第15-17页 |
2.1 大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 | 第15页 |
2.2 披露虚假信息损害小股东的知情权 | 第15页 |
2.3 大股东完全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 | 第15页 |
2.4 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主要手段 | 第15-17页 |
第3章 小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3.1 公司治理机制存在问题 | 第17页 |
3.1.1 内部治理功能欠缺 | 第17页 |
3.1.2 外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 | 第17页 |
3.2 小股东自身方面原因 | 第17-18页 |
3.2.1 理念方面存在问题 | 第17页 |
3.2.2 小股东的权利常常受到漠视或限制 | 第17-18页 |
3.3 小股东的弱势地位 | 第18-19页 |
3.3.1 与大股东之间经济实力不对等 | 第18页 |
3.3.2 与大股东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 第18-19页 |
第4章 境外立法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19-22页 |
4.1 小股东权利配置 | 第19页 |
4.2 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机制 | 第19-20页 |
4.3 小股东权益司法救济制度 | 第20-22页 |
第5章 完善对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策略 | 第22-29页 |
5.1 股东权利的合理配置 | 第22-24页 |
5.1.1 完善股东大会出席股东有效比例和决议比例的规定 | 第22页 |
5.1.2 保障小股东知情权 | 第22-23页 |
5.1.3 小股东提案权的确立 | 第23页 |
5.1.4 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的确立 | 第23-24页 |
5.2 表决权制度的完善 | 第24-25页 |
5.2.1 增加累积投票制 | 第24页 |
5.2.2 扩大表决权回避制度的应用范围 | 第24页 |
5.2.3 完善表决权代理制度和信托制度 | 第24-25页 |
5.2.4 推选电子投票制度 | 第25页 |
5.2.5 建立类别股东投票制度 | 第25页 |
5.3 公司管理层权力的制衡 | 第25-27页 |
5.3.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25-26页 |
5.3.2 严格规范关联交易行为 | 第26页 |
5.3.3 增强监事会的权力 | 第26页 |
5.3.4 明确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 | 第26-27页 |
5.4 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 第27页 |
5.4.1 健全直接诉讼制度 | 第27页 |
5.4.2 小股东解散公司请求权的确立 | 第27页 |
5.5 其他相关制度的配合 | 第27-29页 |
5.5.1 提高小股东的自我保护意识 | 第27-28页 |
5.5.2 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 | 第28页 |
5.5.3 股东特别调查权制度和董事解任请求权制度的确立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