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试管茎尖微嫁接育苗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 第10-13页 |
1.1.1 果树的脱毒 | 第10页 |
1.1.2 抗性育种 | 第10-11页 |
1.1.3 快速繁育无毒苗木 | 第11页 |
1.1.4 快速检测植物病毒 | 第11-12页 |
1.1.5 嫁接亲和力的鉴定和亲和力的早期预测 | 第12-13页 |
1.1.6 鉴定砧木生长型 | 第13页 |
1.2 微嫁接的分类 | 第13-15页 |
1.2.1 茎尖嫁接 | 第13-14页 |
1.2.2 离体茎段嫁接 | 第14页 |
1.2.3 愈伤组织嫁接 | 第14页 |
1.2.4 细胞嫁接 | 第14-15页 |
1.3 试管茎尖微嫁接技术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1.4 植物嫁接理论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1 嫁接愈合进程 | 第17-18页 |
1.4.2 嫁接亲和性机制研究 | 第18-19页 |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成年态南丰蜜橘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芽研究 | 第21-25页 |
2.1 材料 | 第21-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验药品及仪器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材料的表面处理 | 第22页 |
2.2.2 材料的消毒 | 第22-23页 |
2.2.3 再生芽的诱导培养 | 第23页 |
2.2.4 统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2.4 讨论与结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试管再生芽茎尖微嫁接技术研究 | 第25-3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3.1.3 统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3.2.1 不同砧木类型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26页 |
3.2.2 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3 砧木苗龄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4 接穗茎尖大小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试管嫁接苗的培养条件研究 | 第31-3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4.1.3 统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4.2.1 外源激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32页 |
4.2.2 蔗糖浓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3 培养条件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试管嫁接苗的移栽及其种苗遗传稳定性测定 | 第35-4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5.1.2 试验药品 | 第35-36页 |
5.1.3 试验仪器 | 第36页 |
5.1.4 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5.1.5 统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3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5.2.1 移栽基质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5.2.2 POD 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 第40页 |
5.2.3 CAT 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2.4 SOD 同工酶电泳结果分析 | 第41页 |
5.2.5 嫁接苗与南丰蜜橘茎段诱导的再生芽形态比较 | 第41-42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42-43页 |
本试验的研究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