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中国第一个场内金融衍生品的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 第9-10页 |
1.1.2 金融市场跳跃风险增加 | 第10-11页 |
1.1.3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运行状况 | 第11-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 | 第16-19页 |
2.2 含跳跃成分的收益率波动性研究 | 第19-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 第24-30页 |
3.1 标的指数资产收益率的GARJI模型构建 | 第24-27页 |
3.2 GARJI模型参数的估计 | 第27-29页 |
3.2.1 极大似然估计 | 第27页 |
3.2.2 参数估计的流程 | 第27-28页 |
3.2.3 似然比检验及其模型检验准则 | 第28-29页 |
3.3 模型数据的选取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对标的指数跳跃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0-44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4.2 模型估计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4.2.1 跳跃强度 | 第31-33页 |
4.2.2 跳跃幅度与跳跃方差 | 第33-35页 |
4.2.3 引入哑变量,考察股指期货推出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引入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 第37-41页 |
4.3.1 总体条件波动率 | 第38-39页 |
4.3.2 总体波动性的分解 | 第39-40页 |
4.3.3 对跳跃强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 跳跃强度与重大信息事件 | 第41-42页 |
4.5 本文与传统GARCH实证结果的不同 | 第42-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4-47页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5.2 启示及建议 | 第45页 |
5.3 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4页 |
(一) R_t条件密度函数的推导 | 第47-48页 |
(二) 程序代码 | 第48-54页 |
1. WinRATS Pro 8.0软件的程序代码 | 第48-51页 |
2. Matlab7.12.0(R2011a)软件的程序代码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