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Ti/TiO2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还原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6页
    1.1 有机电合成简介第12-18页
        1.1.1 有机电合成的发展第12-14页
        1.1.2 有机电合成的特点第14-15页
        1.1.3 有机电合成的原理第15-16页
        1.1.4 有机电合成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第16-17页
        1.1.5 有机电合成的发展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7-18页
    1.2 Ti/TiO_2膜电极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第18-23页
        1.2.1 Ti/TiO_2膜电极的简介第18-20页
        1.2.2 Ti/TiO_2膜电极的成膜机理第20-21页
        1.2.3 Ti/TiO_2膜电极在有机电合成中的应用第21-23页
    1.3 乙醛酸合成方法介绍第23-33页
        1.3.1 草酸和乙醛酸的简介第23-25页
        1.3.2 乙醛酸的合成方法比较第25-29页
        1.3.3 草酸电合成乙醛酸的研究进展第29-33页
        1.3.4 草酸电合成乙醛酸的发展趋势第33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第33-36页
        1.4.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第33-34页
        1.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36页
第二章 实验和方法第36-45页
    2.1 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第36-37页
        2.1.1 实验设备第36页
        2.1.2 化学试剂第36-37页
    2.2 电极的制备与表征第37-38页
        2.2.1 电极的制备第37-38页
        2.2.2 制备电极的表征第38页
    2.3 Ti/TiO_2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40页
        2.3.1 循环伏安研究第39页
        2.3.2 原位红外研究第39-40页
    2.4 恒电流电解实验第40-44页
        2.4.1 无隔膜电解槽中草酸恒电流电解实验第40-41页
        2.4.2 产物分析第41-43页
        2.4.3 草酸电解合成乙醛酸的性能评价公式第43-44页
    2.5 草酸电还原合成乙醛酸的机理探讨第44-45页
第三章 Ti/TiO_2膜电极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5-58页
    3.1 Ti/TiO_2膜电极的制备第45-49页
        3.1.1 氧化电压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5-47页
        3.1.2 氧化时间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7页
        3.1.3 氧化温度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3.1.4 电解液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3.2 Ti/TiO_2膜电极的表征第49-52页
        3.2.1 XPS分析第49-51页
        3.2.2 SEM分析第51页
        3.2.3 恒电位阶跃测试分析第51-52页
    3.3 Ti/TiO_2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2-57页
        3.3.1 循环伏安测试研究第52-55页
        3.3.2 原位红外光谱研究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电解草酸合成乙醛酸研究第58-65页
    4.1 恒电流电解实验第58-63页
        4.1.1 温度的影响第58-59页
        4.1.2 电解时间的影响第59-60页
        4.1.3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60-62页
        4.1.4 电极材料的影响第62-63页
    4.2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草酸在Ti/TiO_2膜电极上电还原机理研究第65-71页
    5.1 电解后Ti/TiO_2膜电极的表征第65-67页
        5.1.1 电解后Ti/TiO_2膜电极的XPS分析第65-66页
        5.1.2 电解后Ti/TiO_2膜电极的SEM分析第66-67页
    5.2 Ti/TiO_2膜电极对草酸还原的机理研究第67-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总结第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弱光条件下油菜素内酯和CO2对农药药害作用的调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纤维素及淀粉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