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9-53页 |
·介孔材料概述 | 第19-26页 |
·有序介孔材料的发展 | 第19-20页 |
·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20-22页 |
·介观结构 | 第22-26页 |
·介孔材料官能化 | 第26-37页 |
·嫁接法(Grafting or 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 | 第27-28页 |
·共聚法或直接法(Co-condensation/Direct synthesis) | 第28-29页 |
·周期性介孔氧化硅(PMOs) | 第29-32页 |
·表面合成(On-surface synthesis) | 第32-33页 |
·官能团束缚于介孔内(Confining functions in mesopores) | 第33-37页 |
·官能结构的包合(Inclusion of functional structure) | 第33-35页 |
·官能化模板法(Functional Template) | 第35-36页 |
·蜥蜴模板法(Lizard Template) | 第36-37页 |
·展望 | 第37-38页 |
·课题的选择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53-59页 |
·实验用试剂 | 第53-56页 |
·实验用试剂 | 第53-54页 |
·试剂纯化 | 第54页 |
·[2-(1,3-环戊二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TEECp)的制备 | 第54-56页 |
·表征方法 | 第56-57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56页 |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56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56页 |
·核磁共振(NMR) | 第56页 |
·元素分析(ICP-AES) | 第56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56页 |
·热重分析(TG) | 第56-57页 |
·酸量及pKa测定 | 第57页 |
·气相色谱分析(GC) | 第57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7页 |
·[2-(1,3-环戊二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表征 | 第57-59页 |
·[2-(1,3-环戊二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1H NMR表征 | 第57-58页 |
·[2-(1,3-环戊二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FT-IR表征 | 第58-59页 |
第三章 环戊二烯修饰SBA-15的合成及表征 | 第59-65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60-63页 |
·XRD | 第60-61页 |
·氮物理吸附 | 第61-62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62页 |
·FT-IR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四章 邻二羧酸官能化SBA-15的合成与表征 | 第65-77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FT-IR | 第66-67页 |
·XRD | 第67页 |
·氮物理吸附 | 第67-69页 |
·TEM | 第69页 |
·热重分析 | 第69-71页 |
·pH滴定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第五章 间隔胺官能化SBA-15:合成、表征及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第77-87页 |
·引言 | 第77页 |
·实验部分 | 第77-78页 |
·间隔胺基修饰的SBA-15(SBA-15-NH_2)的合成 | 第77-78页 |
·催化苯甲醛与丙二腈Knoevenagel缩合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3页 |
·FT-IR | 第78-79页 |
·XRD | 第79-80页 |
·氮物理吸附 | 第80-81页 |
·TEM | 第81页 |
·热重分析 | 第81-82页 |
·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第六章 Co(Ⅲ)官能化SBA-15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环己烯环氧化 | 第87-97页 |
·前言 | 第87页 |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SBA-15-Co(Ⅲ)的制备 | 第87-88页 |
·Co(Ⅲ)络合物[Co_4(μ-O)_4(μ-O_2CH_2CH_3)_4(py)_4](Ⅰ)的制备 | 第88页 |
·催化剂的评价 | 第88-8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5页 |
·XRD结果 | 第89页 |
·N_2物理吸附-脱附结果 | 第89-91页 |
·TEM结果 | 第91页 |
·FT-IR结果 | 第91-92页 |
·XPS结果 | 第92页 |
·负载催化剂和非负载催化剂的比较 | 第92-93页 |
·O_2流速的影响 | 第93-94页 |
·催化剂稳定性 | 第94-95页 |
·结论 | 第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七章 Mn(Ⅲ)/席夫碱配合物官能化SBA-15的合成及表征 | 第97-105页 |
·引言 | 第97页 |
·实验部分 | 第97-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0页 |
·FT-IR | 第98-99页 |
·XRD | 第99-100页 |
·TEM | 第100页 |
·小结 | 第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总结 | 第105-108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6页 |
工作展望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9-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