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基本概况 | 第8-11页 |
1.1.1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及项目简介 | 第8-10页 |
1.1.2 地理位置、资源及气象条件 | 第10-11页 |
1.2 高含盐废水处理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1 高含盐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特点 | 第11-12页 |
1.2.2 湿法冶金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3页 |
1.3 高含盐废水综合利用室内试验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平衡研究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14-21页 |
2.1 试验废水组成 | 第14-15页 |
2.2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第15-19页 |
2.2.1 高含盐废水浓缩至硝析出及冷冻析硝过程相平衡分析 | 第15-17页 |
2.2.2 高含盐废水二次冷冻析硝及母液日晒制盐过程相平衡分析 | 第17-19页 |
2.3 室内试验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21-27页 |
3.1 药品与仪器 | 第21-22页 |
3.2 室内全流程模拟试验 | 第22-26页 |
3.2.1 原料水混合与检测 | 第22页 |
3.2.2 日晒析硝 | 第22-23页 |
3.2.3 冷冻析硝 | 第23页 |
3.2.4 二次冷冻硝碱共析 | 第23-24页 |
3.2.5 碳酸根脱除 | 第24-25页 |
3.2.6 日晒析盐 | 第25-26页 |
3.3 模拟溶液冷冻析硝试验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样品分析与检测 | 第27-32页 |
4.1 硫酸根含量分析 | 第27-28页 |
4.1.1 测定依据 | 第27页 |
4.1.2 取样方法 | 第27-28页 |
4.2 氯离子含量分析 | 第28-29页 |
4.2.1 测定依据 | 第28页 |
4.2.2 取样方法 | 第28-29页 |
4.3 钙、镁离子含量分析 | 第29-30页 |
4.3.1 测定依据 | 第29页 |
4.3.2 取样方法 | 第29-30页 |
4.4 碳酸根、碳酸氢根含量分析 | 第30-32页 |
4.4.1 测定依据 | 第30-31页 |
4.4.2 取样方法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室内模拟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61页 |
5.1 日晒析硝 | 第32-39页 |
5.1.1 模拟日晒时间与累积蒸发失重率 | 第32-33页 |
5.1.2 模拟日晒浓缩过程中溶液波美度与pH值变化 | 第33-35页 |
5.1.3 模拟日晒溶液波美度与硫酸钠含量 | 第35-36页 |
5.1.4 模拟日晒溶液波美度与氯化钠含量 | 第36-37页 |
5.1.5 模拟日晒过程中硫酸钠尚未析出时溶液的NaCl/Na_2SO_4 | 第37-39页 |
5.2 冷冻析硝 | 第39-43页 |
5.2.1 不同温度下同一组分溶液氯化钠、硫酸钠含量和波美度变化 | 第40-41页 |
5.2.2 不同组分样品硫酸钠含量与温度变化曲线 | 第41-43页 |
5.3 碳酸根脱除 | 第43-44页 |
5.4 日晒制盐 | 第44-48页 |
5.4.1 模拟日晒制盐时间与累积蒸发失重率 | 第44-45页 |
5.4.2 模拟日晒制盐液相波美度与溶液中硫酸钠含量 | 第45-46页 |
5.4.3 模拟日晒制盐液相波美度与溶液中氯化钠含量 | 第46-48页 |
5.5 日晒硝不同浓度模拟溶液冷冻析硝试验研究 | 第48-54页 |
5.5.1 同一组分样品不同温度下的冷冻析硝规律 | 第49-52页 |
5.5.2 不同组分样品相同温度下的冷冻析硝规律 | 第52-54页 |
5.6 室内试验产品质量分析 | 第54-57页 |
5.7 室内模拟全流程试验物料平衡 | 第57-58页 |
5.8 室内试验产品全分析 | 第58-59页 |
5.9 中试及产业化风险分析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4页 |
6.1 室内全流程试验各阶段最佳工艺参数 | 第61-62页 |
6.2 高含盐废水综合利用工艺室内试验成果 | 第62页 |
6.3 高含盐废水综合利用工艺中试及产业化技术风险分析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