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縮略语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7页 |
1.1 非生物逆境胁迫下依赖激酶的信号传递途径 | 第11-12页 |
1.2 植物中MAPK级联反应的组成成分 | 第12-15页 |
1.2.1 MAPKKK | 第13-14页 |
1.2.2 MAPKK | 第14页 |
1.2.3 MAPK | 第14-15页 |
1.3 MAPK级联反应的功能 | 第15-20页 |
1.3.1 非生物胁迫中MAPK的作用 | 第16-18页 |
1.3.2 生物胁迫中MAPK的作用 | 第18页 |
1.3.3 MAPK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 第18-19页 |
1.3.4 MAPK和不同应激反应的交叉互作 | 第19-20页 |
1.4 水稻中的MAPK | 第20-23页 |
1.4.1 A组MAPK---OsMPK1和OMPK5 | 第20-21页 |
1.4.2 B组MAPK---OsMPK2和OsMPK6 | 第21页 |
1.4.3 C组MAPK---OsMPK3和OsMPK4 | 第21-22页 |
1.4.4 D组MAPK---OsMPK7,OsMPK8,OsMPK9和OsMPK10 | 第22页 |
1.4.5 E组MAPK---OsMPK12,OsMPK13,OsMPK14,OsMPK15,OsMPK16和OsMPK17 | 第22-23页 |
1.4.6 F组MAPK OsMPK11 | 第23页 |
1.5 与水稻MAPK级联通路相互作用组的分析 | 第23-25页 |
1.6 立题依据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7-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2.1.2 质粒和菌株 | 第27页 |
2.1.3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27-28页 |
2.1.4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1.6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配方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9页 |
2.2.1 OsMPK14在三个水稻品种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第29-32页 |
2.2.2 水稻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2-34页 |
2.2.3 干旱、高盐胁迫对OsMPK14基因在三个水稻品种中表达的影响 | 第34-36页 |
2.2.4 外源性过氧化氢胁迫对OsMPK14基因在三个水稻品种中表达的影响 | 第36页 |
2.2.5 OsMPK14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3.1 OsMPK14基因在三种水稻品种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 | 第39-40页 |
3.1.1 水稻叶组织总RNA质量的检测 | 第39页 |
3.1.2 OsMPK14基因在三个水稻品种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 | 第39-40页 |
3.2 三个水稻品种在生殖生长期时与抗逆相关的生理指标检测 | 第40-41页 |
3.3 盐胁迫时OsMPK14在三个水稻品种叶片中表达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干旱胁迫时OsMPK14在三个水稻品种叶片中表达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 外源性H_2O_2胁迫时OsMPK14在三个水稻品种叶片中表达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 OsMPK14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7页 |
3.6.1 OsMPK14基因cDNA编码区的扩增 | 第45-46页 |
3.6.2 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1390-UBQ-OsMPK14的鉴定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51页 |
4.1 OsMPK14基因在日本晴水稻叶片中的组成型表达 | 第47页 |
4.2 PHYA和PHYB突变影响OsMPK14在叶片中的表达 | 第47-48页 |
4.3 PHYA和PHYB突变可能提高水稻抗逆能力 | 第48-49页 |
4.4 OsMPK14的表达受干旱、高盐和外源性H_2O_2等非生物胁迫的调控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