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金属及合金的腐蚀、防腐与表面处理论文

钛合金表面活性蛋白纳米微囊/凝胶复合涂层功能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2页
    1.1 骨修复材料的发展第10-13页
        1.1.1 金属骨修复材料第10页
        1.1.2 无机非金属骨修复材料第10-11页
        1.1.3 高分子材料第11-12页
        1.1.4 复合材料第12-13页
    1.2 钛合金骨科材料第13-16页
        1.2.1 骨科钛合金材料发展历程第13-14页
        1.2.2 骨科领域钛合金的表面修饰和改性第14-16页
            1.2.2.1 表面粗糙化第14-15页
            1.2.2.2 表面纳米化第15页
            1.2.2.3 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化第15-16页
            1.2.2.4 表面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和珍珠质涂层第16页
            1.2.2.5 生长因子修饰第16页
    1.3 基于仿生机理的多巴胺功能化修饰钛合金第16-18页
    1.4 蛋白质纳米微囊技术第18-19页
    1.5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聚合物第19-20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蛋白纳米微囊的制备以及表征第22-43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7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2.2.1.1 试剂第22-23页
            2.2.1.2 实验仪器第23页
        2.2.2 实验过程第23-27页
            2.2.2.1 葡萄糖氧化酶(God)的纯化与浓度标定第23-24页
            2.2.2.2 葡萄糖氧化酶(God)的丙烯酰化第24页
            2.2.2.3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God nanocapsule)的制备第24-25页
            2.2.2.4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第25页
            2.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5页
            2.2.2.6 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以及 ZETA 电位分析第25页
            2.2.2.7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5-26页
            2.2.2.8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不同条件下活性的研究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42页
        2.3.1 纯化葡萄糖氧化酶的 BCA 定量分析第27-28页
        2.3.2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的制备与表征第28-34页
            2.3.2.1 解吸附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丙烯酰化葡萄糖氧化酶第29-30页
            2.3.2.2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的表征第30-34页
        2.3.3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God nanocapsule)的时间稳定性分析第34-35页
        2.3.4 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不同条件下活性的分析第35-42页
            2.3.4.1 过氧化氢浓度标准曲线的测定第35-36页
            2.3.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性分析第36-38页
            2.3.4.3 不同 pH 条件下的活性分析第38-39页
            2.3.4.4 不同溶剂存在条件下的活性分析第39-40页
            2.3.4.5 冻干条件下的活性分析第40-41页
            2.3.4.6 反复冻融条件下的活性分析第41页
            2.3.4.7 伽马射线辐照对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钛合金表面蛋白质纳米凝胶复合涂层制备、表征与消毒第43-57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7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3-44页
            3.2.1.1 试剂第43-44页
            3.2.1.2 测试仪器第44页
        3.2.2 实验过程第44-47页
            3.2.2.1 钛合金表面的预处理第44页
            3.2.2.2 钛合金表面的多巴胺处理第44-45页
            3.2.2.3 钛合金表面含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凝胶涂层的制备第45页
            3.2.2.4 含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的凝胶涂层的制备第45-46页
            3.2.2.5 接触角测量第46页
            3.2.2.6 钛合金表面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分析第46页
            3.2.2.7 钛合金表面的红外分析光谱分析第46页
            3.2.2.8 钛合金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6页
            3.2.2.9 钛片表面凝胶涂层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负载量的测定第46页
            3.2.2.10 钛片表面凝胶涂层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释放曲线测定..37第46页
            3.2.2.11 钛片表面灭菌后的微生物学评价第46-47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3.1 接触角分析第47-48页
        3.3.2 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分析第48-49页
        3.3.3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49页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9-51页
        3.3.5 电子能谱分析第51-53页
        3.3.6 钛片表面葡萄糖氧化酶纳米微囊的负载与释放第53-55页
        3.3.7 伽马射线辐照对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3.3.8 伽马射线辐照后钛片表面的微生物学评价第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全文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下湿法多道焊接热循环特征分析及冶金行为预测
下一篇:飞行器长叉形结构TIG焊接变形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