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行政强制程序谦抑属性概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 行政强制谦抑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5页 |
一、 行政强制程序谦抑在国外的形成 | 第12-13页 |
二、 行政强制程序谦抑在中国的孕育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行政强制程序谦抑性的界定 | 第15-19页 |
第二章 行政强制程序谦抑的根据 | 第19-32页 |
第一节 行政强制程序谦抑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 现代民主政治理论 | 第19-20页 |
二、 现代人权保障的法治理论 | 第20-21页 |
三、 有限政府理论 | 第21-23页 |
四、 行政法控权理论 | 第23页 |
第二节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体现 | 第23-28页 |
一、 行政强制程序的正当性 | 第25-26页 |
二、 行政强制程序的程序性 | 第26-27页 |
三、 行政强制程序的法定性 | 第27页 |
四、 行政强制程序的参与性 | 第27-28页 |
五、 行政强制程序的强制性 | 第28页 |
第三节 约束行政强制权的现实需要 | 第28-32页 |
一、 行政强制行为的比例性 | 第28-29页 |
二、 行政强制行为的执行性 | 第29页 |
三、 行政强制行为的倾向性 | 第29-30页 |
四、 行政强制行为的从属法律性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强制程序谦抑现状 | 第32-42页 |
第一节 谦抑属性在行政强制程序中的体现 | 第32-35页 |
一、 谦抑属性在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中的体现 | 第33页 |
二、 谦抑属性在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中的体现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强制行为与行政强制程序谦抑性的冲突 | 第35-42页 |
一、 行政强制主体缺乏自律,谦抑不够 | 第36页 |
二、 程序设计本身的局限性 | 第36-37页 |
三、 行政强制程序的随意启动 | 第37-38页 |
四、 事前程序和听证程序不健全 | 第38页 |
五、 强制执行期限制度规定有缺失 | 第38-40页 |
六、 行政强制执行规范不健全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强制程序的谦抑性的构想 | 第42-47页 |
第一节 树立谦抑理念,强化程序意识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加强与完善行政强制程序立法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完善和健全执法制度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改革传统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 第45页 |
第五节 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