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4页 |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第16-20页 |
一、 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竞争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二、 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分析 | 第16-20页 |
(一) 财政联邦主义的视角 | 第17页 |
(二) 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 第17-18页 |
(三)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 | 第18-19页 |
(四) 博弈论的视角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发展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6页 |
一、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发展进程、特征及产生的制度基础 | 第20-22页 |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概况 | 第20-21页 |
(二) 改革开放后到分税制改革前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概况 | 第21-22页 |
(三) 分税制改革后至今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概况 | 第22页 |
二、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6页 |
(一)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关系 | 第23页 |
(二) 市场化进程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关系 | 第23-24页 |
(三) 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和规模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关系 | 第24-25页 |
(四) 官员政绩考核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关系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博弈视角下地方政府采用的主要竞争手段及影响 | 第26-30页 |
一、 我国地方政府采用的主要竞争手段 | 第26-28页 |
(一) 税收竞争 | 第26-27页 |
(二) 财政支出竞争 | 第27-28页 |
二、 地方政府竞争的结果 | 第28-30页 |
(一) 良性竞争及其表现 | 第28页 |
(二) 恶性竞争及其表现 | 第28-3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0-36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30页 |
二、 取得的进展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第30页 |
三、 政策建议 | 第30-36页 |
(一) 进一步推进我国市场化进程 | 第30-31页 |
(二)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31页 |
(三) 构建地方政府间竞争性合作关系 | 第31-32页 |
(四) 地方政府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制化 | 第32-33页 |
(五) 健全科学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 第33-34页 |
(六) 政府职能应向市场维护型和公共服务型转变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