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流动与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以Z村为个案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一、导论 | 第8-21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 子女流动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影响研究 | 第11-14页 |
2. 精神养老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3. 学术评价 | 第15-16页 |
(三) 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四)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8-21页 |
1.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 访谈对象的总体概述 | 第19-21页 |
二、流动的子女和留守的老年人----Z村概况 | 第21-32页 |
(一) Z村劳动力外流概况 | 第21-23页 |
(二) 留守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 第23-32页 |
1. 经济供养 | 第23-26页 |
2. 日常生活照料 | 第26-29页 |
3. 精神文化生活 | 第29-32页 |
三、子女流动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的影响 | 第32-49页 |
(一) 子女流动与留守老人的情感慰藉 | 第32-37页 |
1. 时间上的集中与间断 | 第33-34页 |
2. 空间上的远距和松散 | 第34-35页 |
3. 方式上的单一和局限 | 第35-37页 |
(二) 子女流动与留守老人的闲暇娱乐生活 | 第37-40页 |
1. 闲暇活动时间缺乏 | 第37-38页 |
2. 闲暇娱乐方式单一 | 第38-40页 |
(三) 子女流动与留守老人的社会交往 | 第40-42页 |
(四) 子女流动与留守老人的心理状态 | 第42-49页 |
1. 孤独感 | 第42-45页 |
2. 安全感 | 第45-47页 |
3. 主观幸福感 | 第47-49页 |
四、留守老人对子女流动的适应行为和策略 | 第49-58页 |
(一) 在家庭之外寻求其他情感满足渠道 | 第49-51页 |
(二) 参与宗教活动 | 第51-54页 |
(三) 自我排解消极情绪 | 第54-55页 |
(四) 发展新的社会角色 | 第55-58页 |
五、结论与思考 | 第58-62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二) 思考与建议 | 第59-61页 |
(三) 研究局限性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