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全息加密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光学加密技术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2 典型的光学加密方案 | 第11-14页 |
1.2.1 双随机相位加密技术 | 第11-13页 |
1.2.2 菲涅尔域双随机相位图像加密技术 | 第13-14页 |
1.2.3 基于数字全息的光学图像加密技术 | 第14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2. 混沌和计算全息的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混沌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混沌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混沌系统基本特性 | 第17-18页 |
2.2 基于混沌系统的密码体系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2.3 计算全息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2.3.1 计算机制全息与采样定理 | 第19-21页 |
2.3.2 计算全息算法和编码原理 | 第21-22页 |
2.4 计算全息加密技术 | 第22-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灰度图像光学加密技术 | 第26-33页 |
3.1 加密过程 | 第26-27页 |
3.2 解密过程 | 第27-28页 |
3.3 模拟实验与分析 | 第28-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彩色图像光学加密技术 | 第33-43页 |
4.1 加密过程 | 第33-35页 |
4.2 解密过程 | 第35-36页 |
4.3 模拟实验与分析 | 第36-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三维物体光学加密技术 | 第43-50页 |
5.1 加密过程 | 第43-45页 |
5.2 解密过程 | 第45页 |
5.3 模拟实验与分析 | 第45-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