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视频编码的意义 | 第9页 |
1.2 视频编码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3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视频编码的基本理论 | 第13-23页 |
2.1 信源编码的原理 | 第13-14页 |
2.1.1 信息熵 | 第13页 |
2.1.2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 第13-14页 |
2.1.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 第14页 |
2.2 视频编码的原理 | 第14-16页 |
2.3 视频编码的基本方法 | 第16-21页 |
2.3.1 预测编码 | 第16-18页 |
2.3.2 变换编码 | 第18-20页 |
2.3.3 熵编码 | 第20-21页 |
2.4 编码算法的性能度量 | 第21-22页 |
2.4.1 图像质量 | 第21-22页 |
2.4.2 码率 | 第22页 |
2.4.3 算法复杂度 | 第22页 |
2.4.4 编码效率和压缩比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视频编码算法的研究 | 第23-39页 |
3.1 经典的视频编码算法 | 第23-31页 |
3.1.1 经典的视频编码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23-25页 |
3.1.2 基于 DCT 变换的帧内编码 | 第25-26页 |
3.1.3 运动估计 | 第26-31页 |
3.1.4 运动补偿 | 第31页 |
3.2 无损视频编码算法 | 第31-37页 |
3.2.1 无损视频编码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32-33页 |
3.2.2 基于预测的无损编码方案 | 第33-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基于预测的无损视频编码算法 | 第39-59页 |
4.1 模糊逻辑理论 | 第39-41页 |
4.1.1 模糊逻辑理论的意义 | 第39页 |
4.1.2 模糊集理论 | 第39-41页 |
4.2 相似度 | 第41-44页 |
4.2.1 帧内相似度 | 第41-43页 |
4.2.2 帧间相似度 | 第43-44页 |
4.3 基于预测的无损视频编码算法(LVCP)的流程 | 第44-45页 |
4.4 分块模式 | 第45-46页 |
4.5 编码模式 | 第46-48页 |
4.5.1 帧内预测 | 第46页 |
4.5.2 帧间预测 | 第46-48页 |
4.5.3 融合预测 | 第48页 |
4.6 预测误差的映射 | 第48-49页 |
4.7 基于上下文的 Golomb-Rice 编码 | 第49-51页 |
4.7.1 Golomb-Rice 码表 | 第50-51页 |
4.7.2 上下文建模 | 第51页 |
4.7.3 参数估计 | 第51页 |
4.7.4 Golomb-Rice 编码 | 第51页 |
4.8 LVCP 与典型编码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51-58页 |
4.8.1 实验一 | 第51-57页 |
4.8.2 实验二 | 第57-58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无损视频编码系统的设计 | 第59-67页 |
5.1 基于 LVCP 的无损视频编码系统 | 第59-65页 |
5.1.1 系统用例图 | 第59-60页 |
5.1.2 系统类图 | 第60-62页 |
5.1.3 系统说明 | 第62-65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65-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束语 | 第67-69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67页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