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吸力式桶形基础简介及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3 吸力式桶形基础复合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桶形基础内部隔舱布置对破坏包络面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桶形基础间距对破坏包络面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四隔舱新型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分析模型 | 第21-34页 |
2.1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 第21-23页 |
2.1.1 ABAQUS的主要功能 | 第21页 |
2.1.2 ABAQUS模块和分析步骤 | 第21-23页 |
2.2 四隔舱新型吸力式桶形基础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3-32页 |
2.2.1 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的结构尺寸及网格划分 | 第23-24页 |
2.2.2 材料属性及接触面设置 | 第24-26页 |
2.2.3 地基承载力计算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2.2.4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29-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单向加载作用下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分析 | 第34-45页 |
3.1 有限元模型简介 | 第34-35页 |
3.2 十字形内隔板对桶形基础各单向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 第35-40页 |
3.2.1 十字形内隔板对桶形基础竖向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2 十字形内隔板对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3 十字形内隔板对桶形基础力矩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 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的单向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40-42页 |
3.4 水平、力矩加载方向对四隔舱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复合加载作用下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分析 | 第45-58页 |
4.1 复合加载作用下十字形内隔板对基础破坏包络面影响分析 | 第45-50页 |
4.2 复合加载作用下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破坏包络面拟合 | 第50-56页 |
4.2.1 VH和VM破坏包络线 | 第50-51页 |
4.2.2 VHM破坏包络面 | 第51-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防波堤结构承载力分析 | 第58-76页 |
5.1 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58-59页 |
5.2 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防波堤结构的单向承载力分析 | 第59-68页 |
5.2.1 竖向承载力分析 | 第59-61页 |
5.2.2 水平承载力分析 | 第61-64页 |
5.2.3 力矩承载力分析 | 第64-66页 |
5.2.4 单位长度防波堤结构各单向承载力分析 | 第66-68页 |
5.3 四隔舱吸力式桶形基础防波堤结构的复合加载承载力分析 | 第68-73页 |
5.3.1 VH荷载空间破坏包络线 | 第68-69页 |
5.3.2 VM荷载空间破坏包络线 | 第69-71页 |
5.3.3 VHM荷载空间破坏包络面 | 第71-73页 |
5.4 土体剪切强度不均一度指标 κ 对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6.1 结论 | 第76-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的相关说明 | 第84-85页 |
发表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