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2-35页 |
1.1 人参作为抗肿瘤药物中医基础 | 第22-24页 |
1.2 人参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第24-31页 |
1.2.1 人参提取物 | 第24-25页 |
1.2.2 人参多糖 | 第25-26页 |
1.2.3 人参皂苷 | 第26-30页 |
1.2.4 其他小分子物质 | 第30页 |
1.2.5 与其他化疗药物协同 | 第30-31页 |
1.3 人参炮制研究进展 | 第31-33页 |
1.3.1 人参炮制工艺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1.3.2 人参炮制过程中成分变化 | 第32-33页 |
1.4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33-35页 |
1.4.1 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3-34页 |
1.4.2 本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生晒参、冻干参和红参对肿瘤转移影响 | 第35-50页 |
2.1 材料 | 第35-36页 |
2.1.1 药材 | 第35页 |
2.1.2 动物 | 第35页 |
2.1.3 细胞 | 第35页 |
2.1.4 试剂、耗材与仪器 | 第35-36页 |
2.2 方法 | 第36-39页 |
2.2.1 人参炮制 | 第36页 |
2.2.2 生晒参、冻干参和红参对小鼠肿瘤转移影响 | 第36-38页 |
2.2.3 生晒参、冻干参和红参的皂苷HPLC检测 | 第38页 |
2.2.4 生晒参、冻干参和红参溶出度测定 | 第38-39页 |
2.2.5 统计处理 | 第3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2.3.1 生晒参、冻干参和红参对小鼠肿瘤转移影响 | 第39-42页 |
2.3.2 生晒参、冻干参和红参的皂苷HPLC分析 | 第42-45页 |
2.3.3 生晒参、冻干参和红参中人参皂苷溶出量 | 第45-47页 |
2.4 讨论 | 第47-49页 |
2.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对肿瘤及血管生成影响 | 第50-67页 |
3.1 材料 | 第50-51页 |
3.1.1 受试药 | 第50页 |
3.1.2 细胞 | 第50页 |
3.1.3 动物 | 第50-51页 |
3.1.4 试剂 | 第51页 |
3.1.5 耗材 | 第51页 |
3.1.6 仪器 | 第51页 |
3.2 方法 | 第51-56页 |
3.2.1 MTT实验 | 第51-52页 |
3.2.2 Tube formation实验 | 第52-53页 |
3.2.3 HUVEC细胞迁移实验 | 第53页 |
3.2.4 HUVEC细胞侵袭实验 | 第53-54页 |
3.2.5 鸡胚尿囊膜实验 | 第54页 |
3.2.6 体内抗肿瘤实验 | 第54-55页 |
3.2.7 体内肿瘤血管生成实验 | 第55-56页 |
3.2.8 数据统计 | 第5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3.3.1 PPD型人参皂苷体外对B16F10细胞活性影响 | 第56页 |
3.3.2 PPD型人参皂苷体外对HUVEC细胞活性影响 | 第56-57页 |
3.3.3 PPD型人参皂苷对HUVEC细胞小管形成影响 | 第57-58页 |
3.3.4 PPD型皂苷对HUVEC细胞迁移能力影响 | 第58-60页 |
3.3.5 PPD型人参皂苷对HUVEC细胞侵袭能力影响 | 第60-61页 |
3.3.6 PPD型人参皂苷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影响 | 第61页 |
3.3.7 人参皂苷Rb1和(S)-Rg3对小鼠肿瘤生长影响 | 第61-63页 |
3.3.8 人参皂苷Rb1和(S)-Rg3对小鼠肿瘤血管生成影响 | 第63-64页 |
3.4 讨论 | 第64-66页 |
3.5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对肿瘤及血管生成影响 | 第67-78页 |
4.1 材料 | 第67-68页 |
4.1.1 受试药 | 第67页 |
4.1.2 细胞 | 第67页 |
4.1.3 动物 | 第67页 |
4.1.4 试剂 | 第67-68页 |
4.1.5 耗材 | 第68页 |
4.1.6 仪器 | 第68页 |
4.2 方法 | 第68-69页 |
4.2.1 MTT实验 | 第68页 |
4.2.2 Tube formation实验 | 第68页 |
4.2.3 HUVEC细胞迁移实验 | 第68-69页 |
4.2.4 HUVEC细胞侵袭实验 | 第69页 |
4.2.5 鸡胚尿囊膜实验 | 第69页 |
4.2.6 体内抗肿瘤实验 | 第69页 |
4.2.7 体内肿瘤血管生成实验 | 第69页 |
4.2.8 数据统计 | 第6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9-76页 |
4.3.1 PPT型人参皂苷体外对B16F10细胞活性影响 | 第69-70页 |
4.3.2 PPT型人参皂苷体外对HUVEC细胞活性影响 | 第70-71页 |
4.3.3 PPT型人参皂苷对HUVEC细胞小管形成影响 | 第71页 |
4.3.4 PPT型人参皂苷对HUVEC细胞迁移能力影响 | 第71-73页 |
4.3.5 PPT型皂苷体外对HUVEC细胞侵袭能力影响 | 第73-74页 |
4.3.6 PPT型人参皂苷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影响 | 第74页 |
4.3.7 人参皂苷Re和Rg1对小鼠肿瘤生长影响 | 第74-76页 |
4.3.8 人参皂苷Re和Rg1对小鼠肿瘤血管生成影响 | 第76页 |
4.4 讨论 | 第76-77页 |
4.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齐墩果酸型皂苷对肿瘤及血管生成影响 | 第78-91页 |
5.1 材料 | 第78-79页 |
5.1.1 受试药 | 第78页 |
5.1.2 细胞 | 第78-79页 |
5.1.3 动物 | 第79页 |
5.1.4 试剂 | 第79页 |
5.1.5 耗材及仪器 | 第79页 |
5.2 方法 | 第79-82页 |
5.2.1 MTT实验 | 第79-80页 |
5.2.2 Tube formation实验 | 第80-81页 |
5.2.3 溶血实验 | 第81页 |
5.2.4 体内抗肿瘤实验 | 第81-8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2-88页 |
5.3.1 OA型人参皂苷体外对B16F10细胞活性影响 | 第82-83页 |
5.3.2 OA型皂苷体外对HUVEC细胞活性影响 | 第83-84页 |
5.3.3 OA型皂苷对HUVEC细胞小管形成影响 | 第84页 |
5.3.4 OA型皂苷溶血实验结果 | 第84-85页 |
5.3.5 OA型皂苷体内对小鼠肿瘤生长影响 | 第85-88页 |
5.4 讨论 | 第88-90页 |
5.5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作者简历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