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苹果论文

‘长富2号苹果花芽孕育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与拉枝调控成花的分子机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植物成花诱导定义第14-15页
    1.3 植物成花诱导调控途径第15-20页
        1.3.1 光周期途径第15-16页
        1.3.2 自主途径第16页
        1.3.3 春化途径第16-17页
        1.3.4 赤霉素途径第17-18页
        1.3.5 年龄途径第18页
        1.3.6 温敏途径第18-19页
        1.3.7 植物成花调控途径的整合第19-20页
    1.4 植物成花诱导调控的影响因素第20-25页
        1.4.1 激素在植物成花诱导中的作用第20-22页
        1.4.2 糖在植物成花诱导中的作用第22-23页
        1.4.3 miRNAs在植物成花诱导中的作用第23-25页
    1.5 IDD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研究进展第25-27页
        1.5.1 IDD转录因子的结构与类型第25-26页
        1.5.2 IDD转录因子的功能第26-27页
    1.6 苹果成花诱导研究概况第27-28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苹果花芽孕育阶段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30-61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30-31页
        2.1.1 植物材料第30页
        2.1.2 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激素含量测定第30页
        2.1.3 RNA-seq文库构建及测序分析第30-31页
        2.1.4 基因表达趋势和聚类分析第31页
        2.1.5 RNA提取及qRT-PCR定量验证第3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1-57页
        2.2.1 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第31-36页
        2.2.2 芽样本RNA-Seq测序质量第36-37页
        2.2.3 差异表达基因分类、趋势分析及功能注释第37-40页
        2.2.4 糖代谢相关基因筛选及其表达模式分析第40-45页
        2.2.5 激素相关基因筛选及其表达模式分析第45-50页
        2.2.6 成花相关基因筛选及其表达模式分析第50-57页
    2.3 讨论第57-61页
第三章 苹果全基因组成花相关基因DNA多态性变异分析第61-83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61-62页
        3.1.1 植物材料第61页
        3.1.2 DNA测序与匹配比对第61页
        3.1.3 SNP、INDEL和SV多态性检测及定位第61-62页
        3.1.4 DNA多态性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分析第62页
        3.1.5 数据分析第6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2-80页
        3.2.1 农艺特性比较第62-63页
        3.2.2 与‘金冠’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第63页
        3.2.3 SNPs、SVs和INDELs鉴定和分布第63-68页
        3.2.4 SNPs、SVs和INDELs特征第68-72页
        3.2.5 基因组DNA多态性变异基因注释及功能分析第72-76页
        3.2.6 成花相关基因DNA多态性变异分析第76页
        3.2.7 成花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第76-78页
        3.2.8 MdFT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第78-80页
    3.3 讨论第80-83页
第四章 拉枝促进苹果花芽孕育的生理分子机制第83-118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83-84页
        4.1.1 植物材料第83页
        4.1.2 树体生长发育及成花相关指标测定第83页
        4.1.3 糖含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激素含量测定第83页
        4.1.4 RNA-seq文库构建和测序分析第83页
        4.1.5 基因功能注释及表达分析第83-8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84-116页
        4.2.1 树体生长发育及成花相关指标的变化第84-86页
        4.2.2 生理相关指标变化第86-90页
        4.2.3 芽样本RNA-Seq测序质量分析第90-94页
        4.2.4 成花诱导糖代谢相关差异基因鉴定、功能注释及表达分析第94-97页
        4.2.5 激素相关差异基因鉴定、功能注释及表达分析第97-106页
        4.2.6 重要转录因子鉴定、功能注释及表达分析第106-107页
        4.2.7 R基因鉴定、功能注释及表达分析第107-109页
        4.2.8 成花相关基因鉴定、功能注释及表达分析第109-116页
    4.3 讨论第116-118页
第五章 MiRNAs介导调控拉枝促进苹果花芽孕育的分子机制第118-146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118-119页
        5.1.1 植物材料第118页
        5.1.2 miRNAs和降解组文库的构建和测序分析第118页
        5.1.3 已知和新miRNAs靶基因预测分析第118-119页
        5.1.4 已知和新miRNAs的韦恩分析及其表达模式分析第119页
        5.1.5 qRT-PCR鉴定miRNAs及其靶基因和成花基因表达特性第11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119-142页
        5.2.1 芽样本miRNAs和降解组文库构建第119-122页
        5.2.2 已知miRNAs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第122-126页
        5.2.3 Novel miRNAs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第126-129页
        5.2.4 已知miRNAs和novel miRNAs靶基因鉴定及功能注释第129-138页
        5.2.5 生长素相关miRNAs及其靶基因qRT-PCR定量验证第138-139页
        5.2.6 脱落酸和赤霉素相关miRNAs及其靶基因qRT-PCR定量验证第139页
        5.2.7 成花调控关键miRNAs及其靶基因qRT-PCR定量验证第139-140页
        5.2.8 苹果花芽孕育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140-142页
    5.3 讨论第142-146页
第六章 miRNAs介导果树阶段转变的生理分子机制第146-173页
    6.1 材料和方法第146-148页
        6.1.1 植物材料第146页
        6.1.2 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指标第146-147页
        6.1.3 miRNAs和降解组文库构建第147页
        6.1.4 平邑甜茶已知miRNAs鉴定及novel miRNAs预测第147页
        6.1.5 靶基因预测和鉴定第147-148页
        6.1.6 qRT-PCR验证miRNAs及其靶基因表达特性第148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148-170页
        6.2.1 童期和成年期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分析第148-150页
        6.2.2 miRNAs和降解组文库构建和测序分析第150-152页
        6.2.3 已知miRNAs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第152-154页
        6.2.4 平邑甜茶novelmiRNA的测分析第154-155页
        6.2.5 已知和novelmiRNAs靶基因预测分析第155-160页
        6.2.6 靶基因GO和KEGG功能分析第160-164页
        6.2.7 qRT-PCR定量验证不同发育阶段叶片miRNAs及其靶基因第164-166页
        6.2.8 qRT-PCR定量验证不同树龄叶片miRNAs及其靶基因第166-168页
        6.2.9 qRT-PCR定量验证不同组织miRNAs及其靶基因第168-169页
        6.2.10 qRT-PCR定量验证novel miRNAs表达特性第169-170页
    6.3 讨论第170-173页
第七章 苹果IDD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研究第173-197页
    7.1 材料与方法第173-175页
        7.1.1 植物材料第173页
        7.1.2 苹果MdIDD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73页
        7.1.3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173页
        7.1.4 苹果MdIDD家族基因全长克隆第173-174页
        7.1.5 苹果MdIDD2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拟南芥第174-175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175-195页
        7.2.1 苹果MdIDD家族基因鉴定及其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第175-177页
        7.2.2 苹果及其它物种IDD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第177-178页
        7.2.3 苹果MdIDD基因家族染色体定位第178-180页
        7.2.4 苹果MdIDD基因家族结构分析第180-182页
        7.2.5 苹果MdIDD家族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182-183页
        7.2.6 苹果MdIDD家族基因不同品种芽组织表达分析第183-184页
        7.2.7 苹果MdIDD家族基因大小年结果树芽组织表达分析第184-185页
        7.2.8 苹果MdIDD家族基因赤霉素处理芽组织表达分析第185-186页
        7.2.9 苹果MdIDD家族基因蔗糖处理芽和叶片表达分析第186-187页
        7.2.10 苹果糖动态相关基因蔗糖处理芽和叶片表达分析第187页
        7.2.11 苹果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蔗糖处理芽和叶片表达分析第187-188页
        7.2.12 苹果成花相关基因蔗糖处理芽和叶片表达分析第188-189页
        7.2.13 苹果MdIDD家族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第189-193页
        7.2.14 苹果MdIDD2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阳性转基因拟南芥筛选第193-195页
    7.3 讨论第195-197页
全文结论第197-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16页
附录第216-220页
缩略 词第220-221页
致谢第221-223页
作者简介第223-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连花清瘟胶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下一篇:褪黑素调控番茄镉胁迫抗性及解毒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