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6-7页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概说 | 第7-16页 |
(一)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起源 | 第7-10页 |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定义 | 第10页 |
(三)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 | 第10-13页 |
(四) 我国规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演进历程 | 第13-16页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演变与相关立法缺陷 | 第16-23页 |
(一) 组织形式的公司化和精英化 | 第16-17页 |
(二) 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和关联化 | 第17-19页 |
(三) 犯罪行为的间接化和软暴力化 | 第19-21页 |
(四) 保护形式的权贵化和地方势力化 | 第21-23页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 | 第23-28页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结构的分解和隐形对罪名认定的影响 | 第23页 |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软暴力”行为的犯罪性认定疑难 | 第23-25页 |
(三)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高利贷”行为犯罪化的标准隐案 | 第25-28页 |
四、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立法规制完善建议 | 第28-30页 |
(一) 增设介绍、教唆、胁迫他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 第28页 |
(二) 增设雇佣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 第28页 |
(三) 增设资助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 第28-29页 |
(四) 完善刑法内有关软暴力的相关罪名 | 第29页 |
(五) 对高利放贷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法律的限制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后记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