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在韩脱北者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3-18页
        1.3.1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1.3.2 分析框架第15-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8-20页
2 文献综述第20-30页
    2.1 社会融合理论中的三大流派第20-24页
        2.1.1 同化论第20-21页
        2.1.2 多元论第21-22页
        2.1.3 隔离性融合第22-24页
    2.2 国外社会融合的经验研究第24-25页
    2.3 韩国学者对脱北者社会融合的经验研究第25-30页
        2.3.1 经济融合第25-26页
        2.3.2 社会身份融合第26-27页
        2.3.3 文化与心理融合第27-28页
        2.3.4 权益融合第28-30页
3 脱北者的历史变迁第30-36页
    3.1 脱北者的发生原因第30-32页
        3.1.1 北朝鲜体制的危机深化第30页
        3.1.2 朝鲜政府对经济社会的严格管制政策第30-31页
        3.1.3 其他原因第31-32页
    3.2 不同历史时期的脱北者第32-36页
        3.2.1 脱北者时代区分第32-34页
        3.2.2 九十年代开始的变化第34-36页
4 脱北者在韩国的社会融入情况分析第36-55页
    4.1 脱北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36-39页
    4.2 脱北者的经济现状第39-43页
        4.2.1 居住地第39页
        4.2.2 国家救济金收取比率第39-40页
        4.2.3 就业率与失业率第40-43页
    4.3 身份构建第43-48页
        4.3.1 主观社会排斥第43-45页
        4.3.2 客观社会排斥第45-47页
        4.3.3 敌友形象的嬗变性第47-48页
    4.4 文化离合第48-50页
        4.4.1 韩国民众的相对优越感第48-49页
        4.4.2 语言:北韩出身的“标签”第49-50页
    4.5 教育和服兵役上存在的问题第50-55页
        4.5.1 脱北者青少年的辍学率第50-51页
        4.5.2 大学入学门槛第51-53页
        4.5.3 服兵役上的排斥第53-55页
5 他山之石与韩国应对脱北者问题的政策建议第55-71页
    5.1 东、西德国社会融合之经验第55-60页
    5.2 韩国政府对脱北者的政策变化历程第60-63页
    5.3 韩国应对脱北者问题的政策建议第63-71页
        5.3.1 “一院”的培训出现的问题和改善方案第63-66页
        5.3.2 脱北者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和改善方案第66-68页
        5.3.3 脱北者就业问题和改善方案第68-71页
6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塔利班时代的阿富汗武装冲突的危害评价、驱动因素及解决方案(2001-2014)
下一篇:建国以来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