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完善和创新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构建金融监管法律架构重要性的思考 | 第13-27页 |
·对金融业进行法律规制的重要性的认识 | 第13-20页 |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概述 | 第13-17页 |
·金融监管与法律规制的关系 | 第17-20页 |
·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考量 | 第20-23页 |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分析 | 第20-23页 |
·当前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现状 | 第23页 |
·改革现行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紧迫性 | 第23-27页 |
·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24页 |
·金融创新的需要 | 第24页 |
·我国金融监管架构的固有缺陷 | 第24-25页 |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金融监管法律架构基础理论的分析 | 第27-35页 |
·金融监管体制理论 | 第27-30页 |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类型概述 | 第27-29页 |
·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构建的启示 | 第29-30页 |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建设的目标 | 第30-31页 |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 第30页 |
·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 | 第30页 |
·促进金融体系公平、有效竞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 第30页 |
·提高整体金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 第30-31页 |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31-35页 |
·金融监管主权原则 | 第31-32页 |
·依法监管原则 | 第32页 |
·金融监管安全原则 | 第32页 |
·金融监管效率原则 | 第32-33页 |
·保护投资者个体权益原则 | 第33页 |
·国际合作与逐步开放原则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世界主要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比较分析 | 第35-43页 |
·对美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分析与思考 | 第35-38页 |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概述 | 第35-36页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评析 | 第36-38页 |
·对英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分析与思考 | 第38-40页 |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概述 | 第38-39页 |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评析 | 第39-40页 |
·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完善 | 第43-51页 |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第43-45页 |
·完善风险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6页 |
·建立金融危机应急处理法律机制 | 第46-47页 |
·优化金融监管法律架构 | 第47-48页 |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金融监管人才 | 第48-49页 |
·依法确立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监管手段和方法 | 第49页 |
·构建全球金融监管法律协调组织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创新 | 第51-57页 |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架构创新的重大意义 | 第51页 |
·金融监管法律文化的提出 | 第51-53页 |
·金融创新与监管制度创新 | 第53-54页 |
·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法律架构的确立 | 第54-57页 |
·独立、统一的超级监管机构的设置 | 第54-55页 |
·风险联动预警机制的建立 | 第55页 |
·风险预先论证制度 | 第55-56页 |
·监管失职追究制度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