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旋流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 1.3 旋流除砂器冲蚀磨损概述 | 第10-11页 |
| 1.3.1 冲蚀磨损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页 |
| 1.3.2 颗粒对壁面材料冲蚀磨损的机理 | 第10-11页 |
| 1.4 旋流除砂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1.4.1 气相单相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 第12-13页 |
| 1.4.2 气固两相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 第13-14页 |
| 1.5 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除砂器数值模拟基础 | 第17-26页 |
| 2.1 控制方程 | 第17-18页 |
| 2.2 湍流模型 | 第18-22页 |
| 2.3 离散格式 | 第22-23页 |
| 2.4 压力插补格式 | 第23页 |
| 2.5 压力速度耦合 | 第23页 |
| 2.6 固体颗粒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2.6.1 离散相模型 | 第23页 |
| 2.6.2 颗粒相方程 | 第23-24页 |
| 2.6.3 固体初始条件设定 | 第24-25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旋流除砂器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 3.1 旋流除砂器模型的建立 | 第26-31页 |
| 3.1.1 旋流除砂器几何结构 | 第26页 |
| 3.1.2 网格划分及求解 | 第26-27页 |
| 3.1.3 设置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 3.1.4 计算求解 | 第28-29页 |
| 3.1.5 验证网格的无关性 | 第29-31页 |
| 3.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 3.2.1 旋流除砂器的速度分析 | 第31页 |
| 3.2.2 除砂器内速度的分布规律 | 第31-33页 |
| 3.3 压力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结构参数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36-48页 |
| 4.1 引言 | 第36页 |
| 4.2 排气芯管直径对除砂器壁面的磨损影响 | 第36-40页 |
| 4.2.1 排气芯管与筒体直径比dr对除砂器环形空间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36-38页 |
| 4.2.2 排气芯管与筒体直径比dr对除砂器分离空间筒体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2.3 排气芯管与筒体直径比dr对除砂器锥体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3 排尘口直径比dc对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0-43页 |
| 4.3.1 排尘口直径比dc对旋流除砂器环形空间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0-42页 |
| 4.3.2 排尘口直径比dc对除砂器分离空间(筒体和锥筒)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4 入口面积比Ka对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3-44页 |
| 4.5 不同面积比下的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分布 | 第44-47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入口速度和粒径大小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8-58页 |
| 5.1 引言 | 第48页 |
| 5.2 气体入口速度对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8-51页 |
| 5.2.1 气体入口速度对除砂器环形空间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8-49页 |
| 5.2.2 气体入口速度对除砂器分离空间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49-51页 |
| 5.3 固体颗粒粒径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51-54页 |
| 5.3.1 不同粒径大小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部位的影响 | 第52-54页 |
| 5.4 不同粒径对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影响 | 第54-5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磨损计算模型的建立和磨损机制研究 | 第58-66页 |
| 6.1 旋流除砂器局部磨损区域最大磨损率的计算模型 | 第58-60页 |
| 6.2 旋流除砂器壁面磨损的宏观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 6.3 旋流除沙器不同区域壁面磨损的产生机制 | 第61-63页 |
| 6.4 壁面磨损发生的机理 | 第63-64页 |
| 6.5 壁面磨损的微观机制 | 第64-65页 |
| 6.6 抗磨损措施 | 第65页 |
| 6.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7.1 结论 | 第66-67页 |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