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2页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第10-17页 |
一、古代文献的记载 | 第10页 |
二、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10-12页 |
三、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 第12-17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第17-19页 |
一、流行病学情况 | 第17-18页 |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制 | 第18-19页 |
三、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 第19页 |
第三节 梅花针疗法的临床运用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22-23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2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2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22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22-23页 |
五、剔除标准 | 第23页 |
六、退出(脱落)标准 | 第23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一、分组方法 | 第23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23-24页 |
三、疗效评定标准指标及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6-38页 |
第一节 一般资料观察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临床结果观察及分析 | 第27-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4页 |
第一节 疗效分析 | 第38-39页 |
一、总体疗效比较 | 第38页 |
二、Kupperman症状评分比较 | 第38页 |
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38-39页 |
第二节 选择梅花针叩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的依据 | 第39-42页 |
一、选择梅花针疗法的依据及其作用 | 第39-40页 |
二、从经典理论论述选择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依据及其作用 | 第40-41页 |
三、从现代研究论述选择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依据及其作用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体针选穴依据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