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1.1 食蟹猴 | 第15-18页 |
1.1.1 食蟹猴简介 | 第15页 |
1.1.2 实验性食蟹猴 | 第15-16页 |
1.1.3 饲养管理 | 第16-17页 |
1.1.4 实验性食蟹猴常见疾病 | 第17-18页 |
1.2 链球菌属 | 第18-21页 |
1.2.1 链球菌属简介 | 第18页 |
1.2.2 生物学特性 | 第18页 |
1.2.3 链球菌的分类 | 第18-20页 |
1.2.4 毒力因子 | 第20页 |
1.2.5 抵抗力 | 第20页 |
1.2.6 微生物学诊断 | 第20-21页 |
1.3 肺炎链球菌简介 | 第21-23页 |
1.3.1 生物学特性 | 第21页 |
1.3.2 药物敏感性及抵抗力 | 第21-22页 |
1.3.3 致病性 | 第22页 |
1.3.4 免疫性 | 第22-23页 |
1.3.5 肺炎链球菌的治疗与预防 | 第23页 |
1.4 沙门氏菌概述 | 第23-24页 |
1.5 大肠杆菌概述 | 第24-27页 |
1.5.1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 第24-25页 |
1.5.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 第25页 |
1.5.3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 第25-26页 |
1.5.4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 第26页 |
1.5.5 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 | 第26-27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广西实验食蟹猴腹泻性病例的病原菌分离和病理诊断 | 第29-5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2.1.1 食蟹猴腹泻性病例 | 第29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2.1.5 试剂和其他化学试剂 | 第30页 |
2.2 方法 | 第30-34页 |
2.2.1 食蟹猴场腹泻性疾病基本情况调查 | 第30-31页 |
2.2.2 食蟹猴腹泻性病例的临床剖检和组织抹片、染色镜检 | 第31页 |
2.2.3 食蟹猴腹泻性病例的病原菌初步分离 | 第31页 |
2.2.4 分离菌株的生化试验 | 第31-32页 |
2.2.5 沙门氏菌分离菌株的PCR鉴定 | 第32页 |
2.2.6 病原菌分离菌株的药敏实验 | 第32-33页 |
2.2.7 病原菌分离菌株的动物毒力试验 | 第33页 |
2.2.8 病原菌分离菌株的血清学试验 | 第33页 |
2.2.9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及观察 | 第33-34页 |
2.3 结果 | 第34-50页 |
2.3.1 实验食蟹猴发病基本情况及其治疗 | 第34页 |
2.3.2 组织抹片染色后镜检结果 | 第34-35页 |
2.3.3 病原菌的初步分离和纯化 | 第35页 |
2.3.4 分离菌株的生化试验结果 | 第35-37页 |
2.3.5 沙门氏菌的PCR鉴定结果 | 第37-38页 |
2.3.6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38-40页 |
2.3.7 分离菌株的药敏实验结果 | 第40-44页 |
2.3.8 剖检病理变化 | 第44页 |
2.3.9 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44-50页 |
2.4 讨论 | 第50-55页 |
2.4.1 病原菌分离结果 | 第50-51页 |
2.4.2 病原菌毒力试验 | 第51-52页 |
2.4.3 病原菌药敏实验 | 第52-53页 |
2.4.4 腹泻性疾病死亡病猴各器官或组织的病理分析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广西实验食蟹猴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 | 第55-65页 |
3.1 材料 | 第55-56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55-56页 |
3.1.3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第56页 |
3.2 方法 | 第56-58页 |
3.2.1 近年来食蟹猴饲养场腹泻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 第56页 |
3.2.2 食蟹猴群的病原菌的流行情况调查 | 第56-57页 |
3.2.3 血样采集 | 第57页 |
3.2.4 血液指标测定 | 第57页 |
3.2.5 食蟹猴腹泻性疾病临床防治效果观察 | 第57-58页 |
3.2.6 防控食蟹猴腹泻性疾病综合措施的建立 | 第58页 |
3.2.7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3.3.1 食蟹猴场腹泻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 第58-59页 |
3.3.2 食蟹猴群的病原菌流行情况检测结果 | 第59页 |
3.3.3 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第59-61页 |
3.3.4 食蟹猴腹泻性疾病的临床防治效果统计 | 第61页 |
3.3.5 食蟹猴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第61-62页 |
3.4 讨论 | 第62-65页 |
3.4.1 食蟹猴群病原菌带菌情况 | 第62页 |
3.4.2 血液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 | 第62-64页 |
3.4.3 食蟹猴腹泻性疾病的临床综合防治措施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