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

六大以来我国“短命建筑”现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序言第7-13页
    (一)选题背景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11页
    (三)研究目的第11页
    (四)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五)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第13-19页
    (一)短命建筑概念解析第13-16页
    (二)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第16-19页
第二章 短命建筑的类型分析第19-27页
    (一)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形象工程而造成“短命建筑”第19-20页
    (二)政府追求暴利造成“短命建筑”第20-22页
    (三)城市规划缺乏预见性、科学性、法制性造成“短命建筑”第22-23页
    (四)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督机制导致“短命建筑”第23-25页
    (五)由于缺乏公民及专家参与造成“短命建筑”第25-27页
第三章 短命建筑的负面影响第27-36页
    (一)“短命建筑”的建设和拆除污染了环境第27-29页
    (二)“短命建筑”的建设和拆除浪费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第29-30页
    (三)“短命建筑”的建设和拆除带来了巨大的民生成本第30-32页
    (四)“短命建筑”的建设和拆除使城市文化断裂、个性丢失第32-34页
    (五)“短命建筑”的建设和拆除使政府产生信任危机第34-36页
第四章 关于遏制乃至杜绝短命建筑的若干建议第36-44页
    (一)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如何避免“短命建筑”第36-38页
    (二)在公共政策执行阶段如何避免“短命建筑”第38-40页
    (三)在公共政策评估阶段如何避免“短命建筑”第40-41页
    (四)在公共政策监督阶段如何避免“短命建筑”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门洋楼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下一篇:有初始应力的FRP约束混凝土圆柱应力-应变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