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混合修饰介孔硫化氢吸附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前言第10-11页
    1.2 吸收法第11-12页
    1.3 吸附法第12-16页
        1.3.1 碳基吸附剂第12-14页
        1.3.2 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第14-16页
    1.4 有序介孔材料第16-22页
        1.4.1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形成机理第17-19页
        1.4.2 介孔分子筛的基本类型第19-20页
        1.4.3 介孔分子筛的有机基团功能化改性第20-22页
        1.4.4 介孔分子筛在H_2S脱除中的应用第22页
    1.5 失活模型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29页
    2.1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第24-25页
        2.1.1 实验药品第24页
        2.1.2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图第25-27页
        2.2.1 配置H_2S原料气第25页
        2.2.2 H_2S吸附/脱附实验第25-27页
    2.3 吸附剂的制备第27-28页
        2.3.1 介孔材料SBA-15 载体的制备第27页
        2.3.2 混合胺改性SBA-15(APTS/MDEA)吸附剂的制备第27页
        2.3.3 混合胺改性NH_2-SBA-15(TEPA/X)吸附剂的制备第27-28页
    2.4 吸附剂的分析方法第28-29页
        2.4.1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8页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8页
        2.4.3 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BET)第28页
        2.4.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28-29页
第三章 混合胺改性SBA-15(APTS/MDEA)吸附剂第29-39页
    3.1 吸附剂表征第29-33页
        3.1.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9页
        3.1.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9-30页
        3.1.3 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BET)第30-32页
        3.1.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32-33页
    3.2 性能评价第33-38页
        3.2.1 H_2S吸附性能第33页
        3.2.2 胺负载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3.2.3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2.4 水分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2.5 吸附剂的再生和稳定性第37-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混合胺改性NH_2-SBA-15(TEPA/X)吸附剂第39-50页
    4.1 吸附剂的表征第39-43页
        4.1.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9-40页
        4.1.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0页
        4.1.3 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BET)第40-42页
        4.1.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42-43页
    4.2 性能评价第43-49页
        4.2.1 H_2S吸附性能第43页
        4.2.2 TEPA负载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4.2.3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4.2.4 水分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4.2.5 气体流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4.2.6 吸附剂的再生和稳定性第48-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失活模型拟合结果分析第50-54页
    5.1 失活模型第50-51页
    5.2 吸附剂的吸附穿透曲线分析第51-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硅铝比的AgCeY分子筛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
下一篇:CuCo合金选择性催化糠醛到环戊酮和环戊醇的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