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1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1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2-16页 |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2 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 | 第13-14页 |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军事辩证法思想 | 第14-16页 |
第2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 第16-23页 |
2.1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萌芽时期 | 第16-18页 |
2.1.1 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 第16-17页 |
2.1.2 初步探索了战争的规律性 | 第17页 |
2.1.3 提出了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和“诱敌深入”的方针 | 第17-18页 |
2.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成熟时期 | 第18-20页 |
2.2.1 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 第18-19页 |
2.2.2 阐明了研究战争的根本方法论原则 | 第19-20页 |
2.3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时期 | 第20-23页 |
2.3.1 揭示了解放战争的根本规律 | 第20-21页 |
2.3.2 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 第21页 |
2.3.3 使战略战术更加趋于完善 | 第21-23页 |
第3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3-37页 |
3.1 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 第23-26页 |
3.1.1 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 | 第23-24页 |
3.1.2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 第24-25页 |
3.1.3 政治工作的任务和优良传统 | 第25-26页 |
3.2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第26-29页 |
3.2.1 战争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 第26-27页 |
3.2.2 主观能动性能够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 第27-28页 |
3.2.3 在战争中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 第28-29页 |
3.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 第29-33页 |
3.3.1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 第29-31页 |
3.3.2 战略上藐视敌人与战术上重视敌人 | 第31-32页 |
3.3.4 战争中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 | 第32-33页 |
3.4 战争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33-37页 |
3.4.1 正规战与游击战的关系 | 第34页 |
3.4.2 运动战与阵地战的关系 | 第34-35页 |
3.4.3 防御与进攻的关系 | 第35-37页 |
第4章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7-45页 |
4.1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37-41页 |
4.1.1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 第37-39页 |
4.1.2 创新军事理论和正确指导军事实践的科学指南 | 第39-40页 |
4.1.3 研究解决当代中国军事问题的理论指导 | 第40-41页 |
4.2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41-45页 |
4.2.1 对我国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意义 | 第42页 |
4.2.2 对我国积极参与改造国际体系的意义 | 第42-43页 |
4.2.3 对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意义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9页 |